第223章 二两银子买槛儿!“皇帝老爷万万岁……”(1 / 2)

很显然,魏嫔豁出去了。

她一个嫔位的后宫妇人,娘家又已败落,哪来的那么大本事能在短短两天里就在宫外找到了人证?

这不就是明晃晃地在告诉大家,东宫的那些个流言里少不了她的手笔吗?

再结合睿王现今还被幽禁着,魏嫔此举简直就是把自己直接给架在了火上。

众人的表情顿时复杂起来。

魏嫔却是不想管那么多了。

横竖他瞧不上她,横竖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再装下去也没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不演了直接摊开了说吧。

反正这口恶气她出定了!

元隆帝察觉到了魏嫔的意图,笑了。

“就依魏嫔所言,传证人。”

陈月娥活了一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自己居然能进皇宫这样儿富贵的地方,去见皇帝老爷这样的大人物!

她现在感觉就像是踩在棉花上。

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其实这种感觉她最开始在今年二月底的时候就体会过一次了。

当时秋穗娘跑去她做活儿的地方找她,说是有人向他们打听槛儿的消息。

给了十两的银锭子。

娘耶,打听个消息就值十两银子。

啥家境啊。

她不吃不喝洗一年盘子也挣不到十两啊,于是陈月娥当即盘子都不洗了。

跟掌柜的请了假就往家跑。

本来还想着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莫不是秋穗娘这小娘皮诓她的。

结果没想到那人竟真为了打听宋槛儿的消息给了她十两银锭子!

陈月娥当时捧着银子手都在抖。

宋槛儿她熟啊!

那不就是十年前她花了足足二两银子,给她家儿子买的个童养媳吗?!

嗐!

说起这事儿陈月娥早先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那时候他们家住村子里。

说来也是赶巧。

那天她跟她婆婆去镇子上赶集。

回去的路上碰到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个女娃,在打听附近哪家有买丫头片子的。

说他们是逃难来的,路上行李啥的被人给抢了,家里两个老的病得不轻。

下头几个小的又好几张嘴。

这一路的日子委实撑不下去了,不得已只能卖个丫头片子给二老找郎中。

刚巧那段时间陈月娥在寻思着给儿子买个童养媳,见状就跟那对夫妻说上了。

丫头片子生得真真是好,唇红齿白的,一张小脸儿嫩得跟水豆腐似的。

陈月娥可还从没见过哪个丫头片子这么好看呢,就是名字不太好。

槛儿,坎儿。

谁家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儿啊,宋槛儿,这不就把晦气往人家家里送吗?

陈月娥对此很不满意,膈应得慌,可她又着实看中了那丫头片子的脸。

村子里的那些个长舌妇平时没少拿她家儿子说嘴,说啥她儿子脑子有问题,今后别指望娶媳妇儿了。

没得祸害了人家姑娘。

又说她儿子脑子不好使,要是脸能好看些没准儿还有姑娘愿意嫁到他们家。

可惜长得也不好,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儿。

呸!

陈月娥气得不轻,打定了主意要买个童养媳回去,还偏就要买个好的。

看她不把那群瘟丧的嘴给堵上!

所以陈月娥最终还是咬牙把宋槛儿给买下了,花了她整整二两银子!

丫头片子果然是赔钱货!

因此她又打定了主意,一定要从这丫头片子身上把本儿给赚回来。

她家儿子的吃喝拉撒得这丫头伺候,家里的猪牛鸡鸭也得要这丫头看顾。

赶明儿个看这丫头啥时候来癸水。

陈月娥打算等这丫头来了癸水就让她跟儿子圆房,也用不着等及笄了。

反正村子里十三四岁生孩子的不在少数。

至于宋槛儿这破名字。

陈月娥原是打算给改了的。

谁知村子里一个擅长给人看相起名的老婆子却说,这丫头配这名字乃是大富大贵的命格,啥凤星高照。

陈月娥不懂啥是凤星,就知道名字不能改,改了这丫头片子就不旺了。

于是思来想去,把这名字给留下了。

结果怎么着?

陈月娥真是信了那老婆子的邪了!

大富大贵个屁!

那就是个丧门星!

真要是大富大贵的命格,土匪会跑来他们村?他们家会被土匪又抢又烧?

本就不安分了。

小小年纪把她儿子勾得五迷三道的,连她这个娘的话都不听了。

又这么晦气,把他们家克成那样。

陈月娥气不打一处来,所以想也没想就趁乱把那丧门星给撇下了。

对外则说她不安分,偷了家里的银子跟别人跑了,结果被土匪给砍死了。

不过在陈月娥来看那丧门星也是个心肠狠的。

寻常像她那么大点儿的丫头片子谁不怕被家里人卖,被家里人扔啊。

她倒好。

当初得知自己被舅舅舅母卖了就掉了几滴猫尿,陈月娥还当她认命了呢。

哪知死丫头打的竟是偷跑的主意,后来被她打断了腿倒是安分下来了。

却是没想到被她撇下的时候死丫头哭都没哭一声,就站那抱着个小包袱看他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