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帝王之术,太子失态,儿子“嗷呜”(2 / 2)

各色宝石上千枚、七尺高的血珊瑚七株、各朝代的名家字画数百轴。

五爪龙纹器具四十余件,三万盐引拢共价值一百万两,缎绢摞了几座小山,宫廷制式的金漱盂金净盆十来个。

另有行贿账簿三册,其中包括收受海盗贿赂勾结倭寇、私通鞑靼的罪证。

另还搜出了五件金丝蟠龙蟒袍!

东西搜出来就摆在高宅大门外,被挡在外面看热闹的百姓下巴掉了一地。

大家本想着吃完饭就回去干活儿,哪知看着看着饭没吃完碗也摔了。

活儿也没心思干了!

什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合则都是装出来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合则他们才是冤大头!

东西太多,锦衣卫一时半会儿没搜完,但百姓们的怒怨俨然已经被激起来了。

尤其就在这个当头,清江浦一案的真相也不知从地方开始传了出来。

陆陆续续的,仍是不到半天功夫。

京城各个地方就都知道了原来是高敬璋一派中饱私囊,才致使清江浦水渠决堤,致使当地百姓流离失所。

疟疾爆起!

正所谓同气连枝,休戚与共,都是老百姓,自然是要替老百姓说话的。

更别说此事关乎到漕运。

清江浦段漕运停滞,京城这边之后会有断粮危机,到时候大伙儿也要受牵连。

这可不能说没关系。

这么一想,京中百姓的愤怒更是高涨。

不管手里有事没事的,皆纷纷涌向高宅,异口同声地对高敬璋一派喊打喊杀。

这声势。

可比单纯传出太子不能人道,其子可能非太子亲生的流言造成的影响大多了。

甚至能说,一时间几乎没人再去关注太子的妾是不是完璧,太子侧妃跟那个傻子男人之间有过什么了。

朝堂之上高敬璋党羽人人自危,其政敌与真清流对之群起而攻之。

这种情况,便是后宫之中谈论的风向也从东宫流言转到了高敬璋一案上。

当然也有不甘形势有变,想把大伙儿的关注点给掰回来的。

可眼下高敬璋一案明摆着直接关系到百姓民生,圣上正为此大怒不止。

这个节骨眼儿上再提什么太子不能人道,宋良娣不贞不洁这样的流言。

岂不上赶着找死吗?

反正他们敢重提,也没几个人敢接话头。

到了傍晚,关于东宫的一系列流言就像是不曾有过似的,完全沉寂了下来。

槛儿听说了消息。

什么也没跟瑛姑姑他们说。

高敬璋之流贪墨敛财残害百姓,她自然也愤怒,但案子在这时候曝出来她猜测要么是元隆帝有心护东宫。

要么就是太子说动了元隆帝,以高敬璋一案来转移众人的视线。

其中牵涉的事情太多,就算槛儿清楚里面的关节也不会对谁表露出来。

晚上。

眼看临到子时,太子连东宫都还没回。

槛儿猜他今晚估计也没空过来,便还是带着曜哥儿在她这边一起睡。

想东想西了许久才睡着。

却是感觉没睡多会儿就被人从后面抱住了,随之的是一股熟悉的蓬莱香。

槛儿眼都没睁便握住了腰间的那只大掌,然后翻过身去熟稔地抱住他。

“您辛苦了。”

骆峋一天一夜没合眼。

此时嗅着她身上的幽香混合着一缕奶香,他疲倦地埋首于她颈间。

槛儿顺势抱着他的头。

骆峋几乎低喃道:“你放肆。”

槛儿往上挪了挪,轻笑道:“那等殿下睡醒了再找我算账也不迟。”

骆峋闭着眼没动,脸便随槛儿的动作不自觉埋进了她胸口,他察觉到了。

却是没心思害臊,只觉得疲惫有了疏解,于是无意识略微往深埋了埋。

这时。

他搂着槛儿腰的手感觉到旁边有什么动了动,骆峋下意识伸手一探。

“嗷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