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飞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好意思,爱丽丝小姐,我手里没有塔桥的图片,也没有他的介绍,你能给我讲一下吗,方便我构图!”
这就是自己家的东西,爱丽丝肯定娓娓道来““塔桥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横跨泰晤士河,造型十分独特。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悬空人行道,行人从这里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景;下层则可供车辆通行。当有大型船只通过时,桥身中间的两段会向上折起,让船只顺利通过,场面非常壮观。而且在夜晚,塔桥会被灯光照亮,璀璨夺目,就像一座梦幻之桥。”爱丽丝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眼神中满是自豪。这时临时助手珊珊老师递给陈云飞刚搜索的塔桥的图片,让陈云飞作画的时候心里有个准备!
陈云飞听得入神,又对比了珊珊老师的图片,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画作的样子。他拿出画笔和画纸,开始勾勒塔桥的轮廓,李少杰和张杏林也围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爱丽丝在一旁安静地看着陈云飞专注作画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不一会儿,塔桥的雏形便出现在画纸上,陈云飞又添上了周围的泰晤士河、天空和一些细节,一幅美丽的塔桥图逐渐成型。爱丽丝看着这幅画,眼中满是惊喜和感动。不得不说,无论是大笨钟还是塔桥,它们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哥特式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中世纪时期非常盛行,其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复杂的装饰和精美的雕刻。
与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相比,哥特式建筑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中国建筑注重对称、平衡和和谐,而哥特式建筑则更强调垂直感和向上的力量。大笨钟和塔桥的尖顶直插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此外,哥特式建筑的装饰也非常精美。大笨钟的表盘上刻有精美的图案,而塔桥的桥塔则被装饰得犹如艺术品一般。这些细节之处都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尽管看惯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但当我们面对这种盛行于中世纪的特色建筑时,也会感到一种别样的新鲜感和美感。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现在塔桥已经呈现在画纸上了,陈云飞有点不知道如何把爱丽丝融入图画里去了,就在这个时候,陈云飞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今天所乘坐的那辆特色出行工具——一辆鲜艳的红色双层大巴。嗯,没错,就是它!他想象着爱丽丝小姐优雅地坐在大巴的上层,双手轻轻地托着腮帮子,宛如一幅美丽的画作。
而此时,这辆公交车恰好因为桥下船只的通行而不得不暂时停下等待。爱丽丝小姐则趁着这段短暂的等待时间,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泰晤士河。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自然在向她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在爱丽丝小姐的前方,塔桥那长长的悬索横跨在泰晤士河上,宛如一条巨大的钢龙,气势磅礴。有了想法以后,陈云飞简直就是落笔如飞,本来大红的颜料也无须刻意调试,陈云飞还是仔细的调色板上检查了两下,才放心的拿起来,随着陈云飞不断的涂抹,一辆完美的双面大巴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这时凯丽对陈云飞说道“陈,告诉你一个消息,现在有好多辆大巴都是来自你们国内哦!”
陈云飞耸耸肩“哦,凯丽,是吗,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骄傲!”
就在这个时候,陈云飞手中的油画已经接近完成。他这次特意将爱丽丝的眼睛留到最后才去描绘,仿佛是在为这幅画作保留最后的点睛之笔。
当他终于拿起画笔,轻轻地在画布上落下最后一笔时,画中的爱丽丝的眼睛仿佛突然有了生命一般。它们不再仅仅是颜料的堆砌,而是真真切切地“活”了过来。
爱丽丝的目光原本是落在泰晤士河上的,但当你凝视她的眼睛时,却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她似乎并不是在看那片河水,而是在端详着你。她的眼神如此清澈、如此深邃,仿佛能够穿透你的灵魂,让你感受到她内心的世界。
这种感觉既让人着迷,又让人有些不安。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她的目光所吸引,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她的故事,但是看到那双眼睛的时候,你又会觉得自己仿佛被她看透了一切,所有的秘密都无所遁形。爱丽丝看到画中自己的眼睛,也不禁愣住了,她从未想过有人能把自己的眼神画得如此传神。“陈,你太厉害了,这幅画我一定会好好珍藏。”爱丽丝激动地说道。李少杰和张杏林在一旁也赞不绝口,张杏林更是跳起来喊道:“小师叔,你这画简直绝了!”凯丽也在一旁点头,眼中满是欣赏。这时,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不知何时,已经有不少人围了过来,被这幅精彩的画作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