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宋霆野仿佛变了个人。他主动参加了社区的老人智能手机班,学会了视频剪辑,开始整理自己的军旅照片和故事。更让人惊喜的是,他报名了老年大学的书法课。
“怎么突然想学书法了?”孟沅好奇地问。
宋霆野铺开宣纸,神情认真:“在船上看到陈教授写字,忽然觉得用毛笔记录人生,比打字更有温度。”
予安和周缝每周回来,都会发现父亲的新变化。有时是书桌上多了几幅习作,有时是电脑里新编辑的视频。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宋霆野开始整理与孟沅的婚姻记忆,制作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纪念册。
纪念册的扉页上,他用工整的楷书写着:“致吾爱孟沅——感谢半生守望,余生携手同行。”
十二月的一个雪夜,予宁带着女友回家吃饭。女孩悄悄对予安说:“叔叔阿姨的相处模式,就是我理想的爱情样子。”
予安微笑:“他们用大半生学会了如何相爱。”
饭后,宋霆野突然宣布了一个决定:“我和几个老战友商量好了,明年开春,我们要组建一个‘老兵宣讲团’,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讲国防故事。”
孟沅补充道:“我负责帮他们做ppt和视频剪辑。”
子女们面面相觑,随即会心一笑。予宁举起茶杯:“爸,妈,为你们的新事业干杯!”
长江邮轮之旅归来后,宋霆野和孟沅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那些曾经被军旅生涯和家庭责任挤占的细小爱好,如今如同春雨后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每周二上午,宋霆野准时去老年大学上书法课。最初他连握笔的姿势都显得生硬,仿佛手中不是毛笔而是钢枪。但军人的毅力让他坚持下来,不出三个月,已经能写出一手工整的楷书。
“老宋,你这字越来越有风骨了。”书法老师称赞道,“像是有了自己的灵魂。”
宋霆野不好意思地笑笑:“就是按照您教的练。”
只有孟沅知道,丈夫每天清晨都会提前一小时起床,在书房里默默练习。有时她悄悄站在门外,看他凝神运笔的侧影,恍惚间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军事地图前沉思的年轻军官。
与此同时,孟沅也重拾了年轻时的爱好——舞蹈。不过不再是舞台上的翩翩起舞,而是社区活动中心的老年舞蹈班。每周三下午,她都会和一群银发姐妹学习民族舞和交谊舞。
“妈,您跳得真好!”某次予安提前回来,偶然看到母亲练舞的场景,惊喜地拿出手机录制。
孟沅有些羞涩地整理着裙摆:“老了,身子骨硬了,就是活动活动。”
变化最大的是周五晚上。不知从何时起,宋家形成了一个新传统——“家庭影院夜”。周缝负责调试投影设备,予安准备零食,予宁和女友则负责选片。而宋霆野和孟沅总是最早坐在沙发上的,盖着同一条毛毯,像一对期待电影开场的小情侣。
他们看的电影五花八门,从最新大片到经典老片。最让人意外的是,宋霆野特别喜欢看科幻电影,常常在结束后拉着周缝讨论技术细节。
“爸,您什么时候对科幻这么感兴趣了?”予宁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