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永平侯的兰姨娘也是倾国倾城呢,燕王妃像极了生母。”
容貌是人第一直观的感受,闻姝的美无可辩驳,即便厌恶她的闻婉闻妍也不得不同意,听着众人的夸耀,两人的帕子都皱成一团。
沈翊将闻姝抱进喜轿,匆匆捏了捏她的指腹,就退了出来,放下了帘子,遮住了众人的窥探。
“呀,你们快看天边,七彩祥云!”人群中,不知是谁爆发出一声惊呼。
众人纷纷道:“真是诶,这可是祥瑞之兆啊!好兆头!”
沈翊擡头望过去,乌金西坠,云蒸霞蔚,果真有一道七彩的霞光穿透云层洒落大地,瑰丽多姿。
沈翊扬眉一笑,拉着缰绳,翻身上马,吩咐道:“凌盛,撒喜糖喜钱,多谢诸位捧场!”
凌盛一摆手,队伍里头就开始大把大把的撒喜糖喜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扔石子,这么多银钱,眼也不眨一下。
围观的百姓都不必抢,站着就有喜钱从天而降,砸在身上,得了好处的众人喜气洋洋,纷纷祝贺:
“燕王燕王妃百年好合!”
“燕王燕王妃永结同心!”
“燕王燕王白头偕老!”
伴随着众人的祝福,傧相一句:“启轿——”
迎亲队伍终于动了起来,从永平侯府慢悠悠地往燕王府而去,一路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喜糖喜钱及花生桂圆等各色干果撒了满街,别说小孩子跟着,就是大人们也纷纷跟去凑热闹,肚子都要填饱了。
永平侯府到燕王府算不得远,这边闻姝的嫁妆已经入了王府,永平侯府那边还在往外擡,一旁数嫁妆的数着数着就乱了。
“七姑娘这也忒多嫁妆了,比上次六姑娘还多呢!”
“七姑娘那可是县主,又是去做王妃娘娘的,六姑娘自然比不得。”
“你们瞧瞧擡嫁妆的家仆,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这嫁妆得多重啊!”
沈翊给闻姝的聘礼擡数不能越过瑞王,可里边却是实打实的塞满了东西,做不了一点假,能不重嘛!
“你们还数嫁妆呢?燕王府外摆起了喜棚,排队就能领一份喜饼一份喜糖,我可先去了。”
“真的假的,等等我,我也去我也去。”
糖这个东西于普通百姓而言还是挺贵重的,能白得谁会不乐意,这下子城中的百姓都往燕王府挤,宾客们的车马都挤不进去,在几里外就堵上了,这架势,还真是过年都没有。
好在罗管家见识过大场面,脑子转得快,即刻吩咐仆役将喜摊摆到宽敞的东市街头,也免得把燕王府堵住,宾客进不来,还多摆了几个,分散开人群,避免踩踏。
城外也布了粥棚,那粥稠得就像饭,还送一份喜饼一份喜糖,城外的乞丐难得吃这么好,不少乞儿领粥的时候还对着城内磕了头。
虽说因着规制,沈翊不能给闻姝超出瑞王妃的礼节,可他以行善之名发喜糖喜饼,倒也没人能怪得着,反而整个定都的百姓都在议论这场大婚,止不住地夸赞庆贺,逢人就问有没有领到燕王府的喜糖,若是有人不晓得,还热情地介绍,推着人去领,这样一来,其实这场大婚,比瑞王大婚,可热闹得多,也更得人心。
那是真正的十里红妆,万人祝贺!
燕王府门前,沈翊再度将闻姝从喜轿中抱出,踩在铺好地衣的阶上,闻姝被扶着跨过“马鞍”,再一同入正厅。
因着皇上皇后不便出宫,所以“拜高堂”拜的是顺安帝给两人的赐婚圣旨,闻姝特意瞥了眼,并没有四哥母亲的牌位,想来是因为魏皇后,章氏不值一提,永平侯可以一力抗下,魏皇后却不是章氏,不能大意。
“三拜九叩”后,新人被送入布置一新的王府兰苑,虽是同一个名字,却是截然不同的地方,闻姝手执合欢扇,视野不佳,也知道处处精致华丽,当初她来过这,那时还不叫兰苑,是为燕王妃筹备的院子,沈翊与闻姝坦白后,才将这院子改为兰苑。
院子里挤满了宾客,爆竹声、丝竹声、交谈声、庆贺声,声声入耳,交叠起伏,卫如黛挽着陶绮云站在不远处,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闻姝坐在喜床上,喜娘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往喜帐内撒花生红枣桂圆莲子,哗啦啦的,闻姝能嗅到红枣的香气,一想到被这么多人围着,她就忍不住羞意,面颊绯红。
撒完喜帐,喜娘拿出剪子,从闻姝和沈翊发间各剪下一缕青丝,编织成同心结,放入锦盒中,唱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①”
喝合卺酒时,闻姝略偏开些合欢扇,一眼便瞧见了春风得意的四哥,眉目间的神色,是闻姝从未见过的,娶她当真让四哥这样欢喜吗?
喜娘笑看着两人喝完合卺酒,道:“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②”
沈翊指腹抿过唇角的酒渍,依礼念了一首却扇诗。
闻姝才羞怯地缓缓放下合欢扇,对上沈翊幽深的眸子,粉面含娇带笑,倾人心魄,沈翊的心在那一刻剧烈地跳动。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礼成——”③随着喜娘话落,院子里的爆竹声又响了起来,淹没了众人的恭贺声。
沈翊摆了摆手,便有人引着宾客往外走,准备开席了,屋门被合上,终于只剩下他们二人。
“累不累?”沈翊半蹲在她跟前。
闻姝手上还拿着合欢扇,半遮着面,清凌凌的眸子欲语还休,“尚可。”
沈翊握住她的指尖,“我一会得出去宴客,你困了便先睡,不必等我。”
“你快去吧。”外边还一堆人等着呢,沈翊不宜离开太久。
“行,我去了,等我回来。”沈翊起身离去。
一面说不必等他,一面又说等他回来,可闻姝晓得他的意思,累了不必强忍着等他回来,但睡着了也是等。
沈翊出了院子,吩咐丫鬟去挑拣点闻姝喜爱的吃食端上来,沈翊此前熟悉过流程,晓得闻姝一大早就起来,现下必是又饿又累。
若是可以,沈翊还真不想去宴客,但他不得不去。
他今日特意喊上千留醉来给他挡酒,定都里头认识千留醉的人不多,只说是他的好友,还有周羡青并着几个昔日同窗,今夜个个都得来给沈翊这个新郎官挡酒。
“二弟,恭喜啊,今日你这个新郎官是大出风头啊!”瑞王端着酒杯,口称恭喜,心里却恨不得翻个白眼。
燕王这大婚,比他办得还要隆重,这是做什么?是要压他一头吗?还当燕王是个胸无大志的,可今日瞧着,分明野心十足,亏得他先前在皇上面前为他促成这桩好事,却一点也不顾他的脸面。
“还要多谢皇兄成人之美,”沈翊春风满面,“我敬皇兄一杯。”
瑞王不情不愿地喝了,又连倒了好几杯酒给沈翊,瞧着像是想把沈翊灌醉,好让他今夜做不成新郎官。
还是北兴王世子来解围,“瑞王殿下,臣敬您!”
沈翊顺势说要去招待别人,带着周羡青等人走了。
瑞王言笑晏晏地饮尽杯中酒,“世子打算何时返回西北?本王要为世子备下薄酒践行。”
往年北兴王世子早就启程了,今年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瑞王喝着酒,心里总怀疑燕王和北兴王府有勾结。
余光再瞧见燕王身后的周羡青,更不是滋味,想起了徐音尘和贺随,这几人的家世都不算高,可却是少年英才,年纪轻轻便高中,是大周开国以来头一回,连皇上都夸了又夸,看着是要重用他们的意思,偏偏这几个人都是少时就和沈翊交好,对于他递出的橄榄枝装傻充愣,全当不清楚他的意思,都是不识擡举的东西。
北兴王世子笑笑,“澜悦贪玩,见识了定都的繁华便不肯走了。”
他这是实话,也是有苦说不出,自从燕王的赐婚圣旨下来,他就打算返程了,可澜悦不肯啊,死活不肯,他总不能把澜悦留在定都,那才是真能叫澜悦翻了天,就怕她胆子大到跟着千留醉满江湖跑,届时父王非得扒了他的皮。
可这话瑞王一点也不信,只当世子是在拿澜悦郡主当借口,好留在定都相助燕王。
沈翊求娶闻姝时,瑞王觉得他不过是个被美色蒙蔽了双眼的蠢材,可如今再看,燕王身边有周羡青等才俊,还有北兴王世子相助,若是永平侯也站在燕王这边,那他可就得头疼了。
先前瑞王也觉得永平侯不可能眼瞎站队沈翊,但此次大婚,听闻永平侯给闻姝的嫁妆比嫡出还多,他让人问了闻妍,还真是如此,瑞王也就难免忧虑,从前也没听说永平侯对这个庶女另眼相看啊,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
瑞王眼瞧着燕王意气风发地和诸位宾客敬酒,今日来的宾客可不比当初他大婚时少,心里头沉了下去,眸色晦暗。
满场觥筹交错,欢愉喜庆,怕是也只有瑞王一党愁云满布,可沈翊却没心思搭理,他满场敬酒,比上次王府设宴要热情得多,要不是周羡青等人挡着点,沈翊还真能喝醉。
*
兰苑内,既然四哥发了话,闻姝也没有强撑着坐在喜床上等他,先去沐浴更衣,用了膳食,今日实在疲累,月露在给她捏肩。
“兰嬷嬷接过来了吗?”闻姝半闭着眼,累得腰酸背痛,大婚可真不是容易事,那凤冠压得她脖子都要断了。
“接来了,兰嬷嬷和踏雪在一块,管家给兰嬷嬷单独安排了个小院子,还拨了两个丫鬟两个婆子照顾嬷嬷,姑娘……王妃放心。”月露卡了下壳,才想起来该改口了。
闻姝听见这个称呼睁开眼,笑了笑,“好似大梦一场。”
要是十年前有人和她说她能做王妃,她一定觉得那人疯了,现下疯的是自己。
月露亦是欣喜,“王妃没瞧见,今日大婚的排场真真是大,奴婢从没见过,比过年还要热闹呢。”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身处王府,月露不再如从前那般随意了,生怕给主子丢脸,主子做了王妃,她身为王妃的贴身丫鬟,也是非同一般,就连月例银子也翻了几番。
“听着了。”瞧不见,总能听见,一整日都听见旁人的祝贺,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离开侯府时,奴婢瞧见五姑娘六姑娘的脸色比淤泥还难看呢。”月露是真觉得痛快,风水轮流转,从前主子被她们欺凌,往后她们再见着主子,就得低着头行礼了。
“这才哪到哪,往后日子还长,”闻姝随手拿起一颗床榻上撒着的桂圆把玩,“月露,你是自小跟在我身边的,是我的心腹,但王府里头的丫鬟都是宫里调教的,比寻常官员家的姑娘懂得还要多,你得多听多学,若有不懂的便问,免得来日入宫出岔子。”
成了王妃,入宫的机会便多了,闻姝近几次不会带着月露,但往后肯定还是希望月露在侧。
月露先前跟着闻姝来王府时,就知道自己和她们的差距,也不气馁,和竹夏等人也混了个脸熟,便道:“王妃放心,奴婢不会辜负您的看重。”
闻姝点点头,“也不必怕,我需要学的也有很多。”
往后燕王妃的担子压在肩上,也不知需要学多久,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一说,只能迎难而上了。
快到宵禁之时,前厅宾客们还意犹未尽,但也不得不先后散去,罗管家安排着将喝醉的大人送回去,沈翊回了兰苑。
他今晚喝了太多酒,虽没有上头,但浑身热腾腾的,像是从蒸笼里出来,站在院子里,晚风拂过,格外舒爽。
“王爷,热水已备好,您现下沐浴吗?”王妃入府,竹夏与竹秋被拨到王妃身边伺候,但两人极有分寸,明明是一等丫鬟,可闻姝不召见,也不越俎代庖,想着顶替月露,只侯在门口,瞧见燕王进来,上前行礼。
沈翊摆摆手,“一会再说,王妃可睡下了?”
竹夏道:“没呢,正候着王爷。”
沈翊点点头,推开了门。
“见过王爷!”月露连忙行礼,起身后便退了下去。
喜房内只剩下两人,闻姝沐浴后穿着一件红色的里衣,还披了件外衫,但仍旧觉得不适应,大抵是头一次和四哥这么亲近。
“四哥,你喝醉了吗?”闻姝见他进来又不说话,只盯着她瞧,弄得她以为自个脸上有什么东西呢。
“些许醉意,”沈翊唇角噙着笑,走了过去,“吃过了吗?”
闻姝眼睫微垂,“吃了,你呢?喝了这么多酒,我让人煮了醒酒汤,现下端上来?”
沈翊瞧她有些躲闪的模样,心底也晓得,她从前把自己当兄长看,许是还没转过弯来,但能与她同住一屋,已是满足,不急于一时。
“好,我先去沐浴。”沈翊擡手揉了下闻姝散着的长发,许久不曾见她这副模样了,男女大防,哪怕是兄妹,稍大些,闻姝也晓得面容整洁的出现在他面前。
沈翊一走,闻姝蓦地松了口气,她揉了揉脸,暗骂自己没出息,脸颊热的比喝了酒的四哥还要烫。
深呼吸几下,平复了心绪,喊了竹夏把醒酒汤端进来,搁在桌上,她拿起一旁的礼单翻阅,大婚过后,三朝回门,虽说侯府没有她惦记的人,总得做做样子,挑几样回门礼。
沈翊今夜洗得极快,也不知是在急什么,仿佛有热豆腐等着他吃。
“你把醒酒汤喝了,不烫了。”闻姝嗅到了沈翊身上热腾腾水汽的气息,面颊微红,不好意思擡头。
并且脑海中开始回放上午教养嬷嬷给她看的房事册子里的东西,越想她的脸颊就越热,她觉得她才是需要那碗醒酒汤的人。
沈翊一口饮尽醒酒汤,又去洗漱了下,回来瞧见闻姝还低着脑袋,他不由得笑了,从身后凑过去,“看什么呢,看的这样入神?”
男人健硕的身躯陡然靠近,裹挟着他身上清冷而独特的气息,瞬间将闻姝包围,她心口提了起来,笑得有些勉强,“随便看看,你好了吗?”
“好了,走吧。”
走?走去哪?自然是床榻。
方才竹夏已经把床榻间撒着的干果收了起来,铺好了床,只等两人圆房了。
闻姝动也不敢动,直愣愣地躺在床榻内侧,外头龙凤喜烛的光亮映了进来,她望着瓜瓞绵绵纹的帐顶,紧张到忘记呼吸。
沈翊放下帐子,宽敞地床榻间暗了下去,好似突然就变得窄小,让闻姝无处藏身,一日的喧嚣过后,夜晚是如此的寂静,檐铃叮咚,闻姝都怕自己的心跳声会被沈翊听见。
沈翊躺了下来,将被子拉到腰间,酒劲正在血液里奔涌,现在浑身燥热得很,偏偏身侧就有一块能解热的冰玉,恨不得啃上一口,解解心里的瘾。
忍了半晌,到底是没忍住骨子里的冲动,翻身而起,手撑在闻姝的身侧,整个人压在她上边,就这么直愣愣地盯着她瞧。
闻姝轻微地抽了口气,被吓了一跳,沈翊的里衣半敞开,露出了线条流畅结实的腹肌,他是习武之人,又在外游学许久,身上的肌肉都是多年习惯养成的,并不是刻意练就,瞧着很美观。
可闻姝却不敢多看,不小心瞟到一眼,耳朵比帐外的龙凤喜烛还要红,嚅嗫道:“四哥……”
沈翊的目光描绘着她莹润的眉眼,秀气的鼻尖,小巧的朱唇,纤长白皙的脖颈,精致的锁骨……他的目光停留在锁骨处,随即又缓缓上移,看着闻姝浅褐色的眸子,哑声问:“愿意吗?”
闻姝喉间微滚,呼吸轻到无法察觉,被四哥深邃的目光盯着,她像是草野上被鹰隼盯上的兔子,无处躲藏。
她知道沈翊在问什么,新婚之夜,自当圆房,老夫人和教养嬷嬷都与她说了,连卫如黛也和她说了点悄悄话。
可她还是有些怕,男女之情,带着点新奇,又带着点畏惧,怕羞,怕疼,但她更不好意思说出来。
藏在被子里的手指蜷缩起来,她小幅度地点点头,“愿意。”
若是嫁去旁人家,怕是都不会询问她的意愿吧,夫妻敦伦,乃是天理,哪有不乐意之说。
沈翊低低地笑了一声,随即倾身而下。
闻姝眼前一暗,她下意识闭上眼,男人微热的身躯随着呼吸贴近。
薄唇覆在耳畔,她听见男人语气亲呢地说:“好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