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真香(1 / 2)

第119章真香

赵梦成早有预料,笑着跟着衙役一路往县衙走。

前来报信的正是张衙役,他跟赵梦成交情甚好,路上便提醒道:“赵兄,你也知道县丞大人的性子,此次他是不想管的,可如今动静闹得太大,他免不得要问上几句。”

赵梦成自然知道,事实上这位县丞是黄知州特意挑选的,为了的就是便宜行事。

一直以来,县丞大人也知道自己的角色,很乐意将麻烦事情都扔给别人。

赵梦成向来只注重实在,对于名利并不在意,面子上的好看就送给县丞,两人合作至今一直很愉快。

“赵老板,你可算来了。”

县丞一见到赵梦成,立刻就拉住他入座:“你这累了都小半个月了,人看着都瘦了些许,我特意置办了一桌酒席,今日你可得多吃一些。”

赵梦成顺势坐下来:“还是大人想的周到,不过能为上河镇办事儿,也当不得辛苦两字。”

县丞笑道:“丰州府都不愿意接下来的烂摊子,你三两下就给处理好了,这不是辛苦是什么,要我说,赵老板你早该入仕为官,得了这么大的功劳也该上表朝廷,加官进爵。”

赵梦成哪能不知道他试探的心思,挑眉笑道:“别人不懂我,大人难道也不懂,我这个人胸无大志,只想管好眼前这一亩三分地。”

“至于入朝为官,在下实在是没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力。”

县丞一听,立刻就安心不少。

毕竟安抚好难民后,赵梦成在上河镇的威望达到了更高,如今百姓们提起上河镇,首先想到的便是赵梦成和难民营。

县衙倒是排在了后头。

县丞再不爱抓权,心底也难免犯嘀咕,毕竟自古以来县丞之位甚至算不得百官末流,赵梦成指不定就想当一当。

有了这么一句准话,县丞顿时就放心了。

他笑盈盈的为赵梦成倒酒,又问:“赵老板一番安排我都仔细看过,以工代赈,让难民自己出钱安置自己,确实是能最大程度节约开支,且能让难民们老实下来。”

“他们若不想白费了给出去的银子,终归要本本分分的干活。”

县丞举起酒杯:“赵老板高才,本官敬你一杯。”

赵梦成喝下这杯酒:“赵某还得多谢大人开方便之门,若不是大人大力支持,光是安置难民都成问题。”

“瞧你说的,难民落户能让上河镇增加人口,还能帮当地百姓缓解用人压力,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事情,我有什么好反对的。”

县丞笑呵呵的说,丝毫没有在家中担忧的样子,

又给赵梦成倒了一杯酒,县丞才提出自己的忧虑:“赵老板,别的事情都好说,可是民兵营后备役的事情,是不是还得考虑一番?”

他指了指上头:“不知道知州和丰州营的大人们有何指示?本官别的不怕,就怕有小人故意从中作梗,明明的好事儿,传到圣人耳中就变成了坏事儿。”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赵梦成笑了笑,喝下这杯酒,又擡手为县丞倒了一杯:“大人您只管放心,有丰州营在,什么事情都传不到京城。”

县丞笑呵呵的眯起眼睛,他显然想到了更多,甚至眼底露出了几分激动。

赵梦成品尝着宴席,县丞是花了一些心思的,宴席上的饭菜都十分美味。

只是吃着,他心底也为大周感慨了一声,老皇帝还没死,就连底下的县丞都动了改朝换代的心思,可见大周早已经大失人心。

也是,一国之师都能被满门抄斩,老太傅桃李满天下,这些读书人哪能不新生怨恨,对大周失望至极。

吃饱喝足,赵梦成才告辞离开。

刚踏出衙门,赵梦成就瞧见了自家的驴车。

“爹,上车。”前来接人的是赵茂。

赵梦成跳上车,笑着说:“我自己回去就好,怎么还专程走一趟?”

“反正距离近,我想着来接爹爹,顺道跟你说说安置的事情。”

赵茂见他身上带着几分酒气,脸颊也微微泛红,便递上一杯醒酒汤:“县丞大人什么都好,就是特别爱喝酒。”

“他准备的水酒味道也不错。”赵梦成平时没有喝酒的习惯,但偶尔喝一次也不错,再者,他是不会喝醉的,不怕酒后失言。

赵茂见他喝了醒酒汤,才问:“爹,你要休息一会儿吗,不如在车上睡一会儿。”

赵梦成摇了摇头:“你说吧,我听着。”

赵茂便说起今天的安置来:“大部分手中有银钱的,都是选择就近安置,我按照家庭为户,每个村不超过是十个人的方式安顿了。”

“也有一些想在城内安置的,不过在城内安置缴纳的银钱更多,总共才十二人。”

赵茂翻看过这些人的户籍,以前都是富裕人家,手中有积蓄。

赵梦成点头,赵茂安顿的很好,有些闹事儿的也被压下。

“阿茂,你做得很好。”

想起儿子马上要参加县试,赵梦成又说:“等难民安置好,你就专心备考吧,其余事情都交给别人。”

赵茂其实很不放心,但父亲都这么说了,他便点了点头答应。

想了想又说:“阿坤叔,阿恒叔,阿德叔和阿明叔几个都有来帮忙,我看过他们的本子,阿坤叔和阿德叔最为仔细。”

刘炳坤虽然还不是村长,但老村长年老体衰,许多事情已经慢慢教给儿子去做,他很有几分周到仔细。

王德则是有自己的铺子,光是跟人打交道的本事就比别人强一些。

相比起来,刘恒和王明就差一些,不如他们周到。

赵梦成点了点头,想着还得培养几个人当帮手,否则这样的事情再来一次,人数更多,他可不想几个孩子累得半死。

赵椿身边有个周旻,赵馨身边有曹五妹,赵茂身边也需要几个助手。

心思一转,赵梦成就先把这事儿记下来。

赵茂说完,合上本子说:“爹,我给咱家留了两人。”

这话让赵梦成惊讶起来。

其实以赵家如今的家底,采买下人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赵梦成不喜欢家中有外人,几个孩子也不喜欢,觉得家里那点事情顺手就能做了。

再加上赵家一直在青山村,这事儿便拖了下来。

赵茂解释道:“爹,平日倒也罢了,像是这回忙起来的时候,咱们就顾不上家里。”

主要是心疼爹在外头忙完了,回家还得做饭,赵茂想着都觉得太累,这才起了心思。

赵茂怕他不同意,又说:“民兵营人数越来越多,我怕将来有忙的时候,倒不如趁着这次留下两个合适的人,往后就不用担心家里。”

“人可以落户到咱们青山村,白天上工,晚上回家,就跟工坊的乡亲一样,不会打扰咱们的生活。”

赵梦成笑了一声:“你看中了什么人?”

赵茂见他没反对,笑了起来:“是一对母女,当娘的说当过厨子,手艺很好。”

顿了顿,他又说:“我让馨儿先把人带回去了,今天就做一顿饭看看手艺如何,好的话就留下。”

等父子俩回到家,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菜香味。

赵梦成挑眉,笑着说:“正好路上消了食,我还能再吃一点。”

“爹,你回来了。”赵椿从厨房出来,嘴角还油汪汪的,可见没少吃。

赵馨也跑出来,看见他就说:“爹,孙婶和小眉做的饭可好吃了,你快来尝尝看。”

等赵梦成进了厨房,果然看见了收拾整齐的母女俩。

衣服还有些不合身,估计是临时借的,但已经洗漱的干干净净,头发也梳了起来。

母女俩很是紧张,拘束的站在灶台前,灶台里还烧着一锅什么,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老爷,我以前在大户人家当过厨子,手艺还成,您尝尝喜不喜欢。”孙婶露出讨好的笑容。

她知道赵家在上河镇地位不同寻常,又是善心的好人家,母女俩若是能留下来,肯定比落户到陌生的部落强很多。

正因为如此,孙婶今天是拿出了浑身解数,恨不得做出满汉全席。

赵梦成被这称呼弄得牙疼,笑着说了句:“不必客气,叫我——赵先生就好。”

孙婶一时有些茫然。

赵梦成坐下来,她立刻就回过神来,迅速将最后一道菜装出来。

低头一看,赵梦成便知道孙婶是有些手艺在身上的。

桌上摆放着整整十八道菜,凉菜前菜大菜一样不缺,赵梦成怀疑要不是桌上只能摆得下十八道,孙婶非得再做几道不可。

大概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手艺,孙婶做的菜色香味齐全,甚至还雕了花!

有翠玉豆糕、金丝烧麦这样的小点心,也有鸡丝黄瓜、糖醋荷藕这样的凉菜。

孙婶见他没动筷子,低声解释:“之前没准备,家中食材有限,老奴便自作主张都用了一些。”

“这是炖燕窝,虽不如一品官燕,但吃着也能温补身体。”

赵梦成尝了一口,目露惊奇,这还是黄知州夫人送的燕窝,他炖的时候只是好吃,可经过孙婶一处理,味道直接上了几个档次。

看着杯盏里头的燕窝,赵梦成不得不思考起来,之前他胡乱炖是不是太浪费了。

孙婶见他没说话,还以为他不满意,连忙继续说:“罗汉大虾、葱爆牛柳、耗油仔鸡、清炸鹌鹑这几道味道比较重,都能下饭。”

“听说青山村产的豆腐是极好的,我特意做了明珠雪绒豆腐汤,赵先生您尝一尝喜不喜欢。”

孙婶深知自己能不能留下来就看赵梦成,紧张的拽住自己的手。

赵梦成低头一看,白色的瓷碗里头,豆腐做成了花朵一般,中间点缀着一颗枸杞,微微一拨,花瓣还能微微波动。

这刀工,比专业习武的赵椿还要强许多。

他尝了一口,眉头微挑,比刀工更厉害的是手艺,豆腐口感细嫩顺滑,是用鸡汤熬煮出来的,汤味道鲜美,更难得是保留了豆腐原本的味道,不会被掩盖。

只一口,赵梦成就打算把人留下。

这般的好手艺,要不是运气好可遇不上,更别提把人留在家中当厨子了。

赵梦成笑起来:“你们也坐下一起吃,孙婶,以后家中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