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春耕(1 / 2)

第056章春耕

负责看顾种子的是刘丰收,这会儿急得愁眉苦脸的:“梦成你来的正好,快看看我家的种子为啥一直不发芽。”

“不是说热水泡着就能发芽吗,咋还不如直接撒地里头。”

从赵梦成进门到现在,刘丰收口中念叨个不停,显然对县太爷推行的丰产法不那么信任,只是碍于村长的命令才照做。

赵梦成伸出手在大水缸里搅了一下,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丰收叔,你这温度不对。”

刘丰收苦着脸:“咋就不对了,我按着上头说的法子弄的。”

“梦成,你说县太爷是读书人,也不会种地,他给的法子靠谱吗,要不咱还是按照往年的来,万一误了春耕可不好。”

赵梦成知道问题出在这里了,看着他问:“叔,你不信县太爷,那总得相信我吧。”

刘丰收一听这话,顿时不吱声了。

赵梦成早知道丰产之法推行的不会太顺利,没有经过教化的百姓是愚昧且固执的,常有经验主义。

明君想要推行新的政令,尚且面对无数的无碍,更别提如今的情况。

幸好,村人不信朝廷,却相信他。

赵梦成抓过刘丰收的手,一起探入水中:“叔,这水温低了。”

刘丰收有些尴尬,解释道:“咋就低了,我就按着村长说的来,伸手感觉热一点。”

赵梦成耐着心解释:“如果是夏天,你伸手感觉热一些就够了,但现在是春天,天气尚冷,这时候要觉得水微微发烫才够。”

刘丰收拧起眉头:“梦成,再热一点的话,这水不会把种子给烫熟了吧,真要那样我们家可拿不出别的种粮来。”

赵梦成知道他们的担心,索性道:“乡亲们要是担心,跟我回家看看。”

说完就领着人去了老屋,如今豆腐生意暂停,赵梦成将屋子收拾了一番,索性当做了催芽的场所。

一进门,屋里头就暖烘烘的,何水清依旧在赵家帮忙干活,这会儿在烧水。

屋里头避风保温,地上铺着一层稻草,大概有一个手掌宽厚。

用来给水稻催芽的大水缸就放在稻草上,让人感觉微微发烫的温水倒进去,将水稻种子完全的浸泡起来。

赵梦成索性现场从头演示了一遍:“种子浸泡的过程中要搅拌均匀,最好能一直保持这个温度,搅拌后就把盖子压上。”

做完这一步,他走向一个稻草堆:“三个时辰后,种子就能捞出来,用稻草盖起来保温,等上九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他掀开一部分稻草:“叔,你过来看,这些种子已经开始露白了。”

刘丰收跟过去一看,果然如此,一颗颗种子微微发胖,露出嫩白的颜色来。

他忍不住呀了一声。

赵梦成又走到旁边:“这是第二次浸种,过程跟第一次差不多,不过水温可以低一些,叔,你家刚才的水温就是这样。浸种的时间缩短一个时辰,露种的时间可以增加一个时辰。”

刘丰收摸了摸水温,果然如此。

“来回重复三次,种子基本都已经露白破胸,你们过来看,这就是三次之后的。”

一群人跟着一步步看,果然如此,每一次浸种后,种子破胸的数量就更多一些。

往年他们直接撒种,种子发芽的数量可没这么多。

赵梦成没有多余的语言,直接带他们去看最后一步,只见稻草之下,大部分种子都已经发芽,密密麻麻的簇拥在一起。

“从浸种到发芽,我只用了五天,你们仔细看,这些嫩芽已经可以育苗了,今天就能转到秧田里,同样的一袋种子,用这样的办法发芽率能有去年的三倍。”

三倍!

一听这数字,原本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县太爷事情太多的青山村人,顿时坐不住了。

赵梦成又说:“叔,育种浸种是麻烦了些,可光是省下来的种子都够吃一段日子,这就是给咱白白送了粮食。”

刘丰收一听这话,顿时后悔起来:“哎,早知道我就仔细听,认真干,你看我还能挽救一下吗?”

“回去将水温提高就行,幸好你发现问题就找到我,现在还来得及。”

听了这话,刘丰收也站不住了,赶紧往家里头跑。

其余人也是如此,一个个往回跑,恨不得家里头的种子立刻都能发芽。

赵梦成这才吐出一口气。

方才人多的时候,何水清一直没吱声,这会儿去探出头来:“哥,哥你辛苦了。”

“这算什么。”赵梦成笑了笑。

何水清憨憨笑着,原先他还奇怪赵梦成明明有足够的地方,却没把种子一起催芽。

他还以为赵梦成也担心催芽的法子不稳定,所以先拿一部分种子试试。

等到今天他才明白过来,哥哪里是怕不稳定,他是知道村里人信不过县太爷,索性将催芽的每一个步骤都直观的展现出来。

哥为了村子可真操碎了心,何水清心底这么想。

赵梦成实际上并未有那么好好心,他这么做,只是知道丰收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只有丰产之法落实下去,上河镇一带才能增产。

增产之后,百姓能吃饱肚子,上河镇便能得到安宁。

甚至在动乱发生后,粮食就成了重要物资,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赵梦成将这些心思都藏心底,并未透露分毫。

许多年后,上河镇在乱世中赫然崛起时,各地乱军才恍然发现这个小小的城镇,居然累积了雄厚的资本。

而此时,无人预料到往后的发展,只觉得赵梦成不愧是读书人,县太爷说的法子零零碎碎的,有一些他们听都听不懂。

赵梦成却一学就会,反过身来教导他们这些老农民。

明明以前他也没下过几日地,如今干起来,倒是比谁都强。

青山村的人对他是心服口服,马首是瞻。

被青山村人佩服的赵梦成,这会儿心底也犯难,催芽育种他都会,可让他下田耕地实在是为难人。

赵梦成的知识停留在脑海里,按部就班做的很好,但下地干活却是另一码事。

他知道深耕的好处,早早的就打算将买回来的田地深耕一遍。

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十亩地先狠狠的晒了一遍,再往里头沤水,当水覆盖整个地面的时候,寒冷的温度能冻死越冬害虫和病菌。

然后,就是耕地。

踩着铁犁头,驾着倔毛驴,赵梦成信心满满,然后一头栽到了地里头。

“爹!”过来帮忙的赵椿赵茂吓得大叫,跳到地里头去救人。

赵梦成翻身起来,摆了摆手:“没事儿,爹刚才没站稳。”

擦了一把脸上的泥巴,赵梦成调整了一下角度:“这样肯定没问题,你们站岸上去,小心撞到。”

赵茂满脸不放心,但见亲爹坚持,只能不放心的去了田埂上。

赵梦成信心满满,结果现实又给他重磅一击,这一次他倒是没栽倒,倒是铁犁头很快就歪了,朝着旁边的田埂冲过去。

“等等,快停下。”

倔驴子听也不听,一脑袋扎到了田埂上,将上面刚刚冒头的嫩草吃的一干二净。

幸亏赵梦成身手敏捷的跳下去,不然就跟着铁犁头一起到了田埂上。

看着被破坏殆尽的田埂,赵梦成一咬牙:“驴子不适合耕地,看来我得去买一头牛。”

赵茂立刻说:“倔驴怎么这么不听话,该打。”

赵椿看了看弟弟,又看了眼二弟,试探着说:“爹,可能不是驴的缘故。”

“难道是铁犁头哪儿坏了,我检查一下。”

赵梦成低头检查起来,觉得这铁犁头却是设计的不合理,可以按照后世的再改进一下。

“之前忘了这码事,现在去找铁匠怕也来不及了。”

赵梦成心底琢磨起来,城里头现在技术好的工匠,只怕都被黄县令抽调走,打造那张薄如蝉翼的金纸了。

赵椿完全不是这个意思,着急的抓了抓后脑勺。

“爹,要不我来试试?”赵椿开口问。

赵梦成却说:“犁地也是体力活,有爹在,还用不上你。”

他发挥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再次将倔驴拉回了正道上,还拍了拍倔驴屁股:“给我好好干活儿,否则晚上的加餐取消。”

驴子无辜的甩了甩尾巴,平白背着锅。

赵梦成认真的调整了铁犁头的位置,确定了驴子的走向,然后自己站了上去,驾的一声。

下一刻,他又一个踉跄,直接摔到了地里头。

倔驴不耐烦的尥蹶子,使劲摇晃着脑袋。

赵梦成站起身来,浑身散发着冷气:“很好,晚上别想吃豆饼。”

正当这时候,何水清过来了:“哥,你咋了,弄得一身都是泥。”

“还不是这驴子不听话。”赵梦成拍了拍泥巴,“平时好吃好喝的供着,吃的膘肥体壮的,结果一到干活儿就偷懒,早知道还不如买头牛。”

何水清信了这话,点头道:“驴子却是不如牛实用,吃得多干活少,脾气也倔。”

赵梦成拍了一下驴子:“听见没有,再不听话把你卖了,指不定被剥皮熬成阿胶吃。”

路子两只眼睛圆溜溜的,无辜的看着赵梦成。

何水清直接上了手:“我,我试试。”

“你能行吗,这家伙坏的很,老是捣乱。”赵梦成评价道。

何水清却已经调整好位置:“我来,我干惯了。”

赵梦成正要提醒他小心一些,却见何水清拍了一下驴子,在他手里头十分不听话的铁犁头,这会儿打哪儿使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