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2 / 2)

王见王 夜影清寒 1850 字 1个月前

楚锡看着窗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点兵出征,朕亲自会会这个新上任的柔然王”

这次李干没有劝他,领命去了,知道楚锡要亲征的消息后,韩逍他们各个都跑来请命,要求随军出征。

从内阁递上来的名单上看,楚国久未经战乱,武将缺失严重,是该年轻一代上场的时候了,况且此战是恰逢新帝登基,世家们也想就此在新帝跟前扎稳根基,于是也大力支持自家年轻人上场。

万众一心,很快出征的名单就拟定了,任韩逍,应霁为左右前锋,带一万八千前军,楚锡为中军将,李锦,沈容为中军佐,带十五万中军,宋玉为领右军将,苏酌为领右军佐,领十万二千后军,每军还配了两位资历深厚的老将军。

柳砚伤势未愈,但他非要一起去,拦也拦不住,加上柳家也一直上书,最后还是任命他为后军都督,算是个闲职。

情势刻不容缓,人选定下来后当天便举行了类祭仪式,第二天一大早浩浩荡荡的大军便出了城了,直往柔然而去,此时柔然军已经到了两国边界,并与镇守边界的楚军交了战,楚军损失惨重,边界不日便会失守,楚锡便下令加快行军步伐,同时用烽火令,调各处守军前往泽州支援。

泽州城地势陡峭,易守难攻,饶是骁勇善战的柔然军也足足打了半个月才打下来,柔然刚把泽州打下来,楚国的大军便到了漾泉,此地离泽州最近,楚锡下令大军在此地停留,等着柔然军过来。

漾泉这地方地势平坦,不算要塞,唯一的优势就是水多,一条通天大河拦断了路,只有到漾泉城修了一座大桥,所以也不担心柔然军绕路,柔然军是马上部队,水性极差,偏偏漾泉水多,城里城外加起来七八条河,定叫他有来无回。

跟楚锡他们想的一样,柔然军第三日下午的时候到了漾泉城外,两军隔江对望,楚军只要守住了桥,就能守住城,桥上涂满了油,又用滚木拦住了,城墙上布满了弓箭手,就等着柔然军过来。

柔然军在河边安营扎寨,隔江看去,炊烟袅袅,楚锡站在城墙上面无表情的看着,沈容站在他旁边,对他说道:“皇上,韩逍与应霁已经做好晚上偷渡的准备,皇上要去看看吗?”

柔然没有水师,但楚国是有的,柔然军大部队都在这里,三万边境军死伤不多,剩下的都被章昭收编了,留了一半在泽州城外,另一半跟随柔然军,但这些兵士心里还是向着楚国的,只要楚国的将军过去,城外的两万大军肯定会弃暗投明,故而此时是收复泽州最好的机会。

韩逍和应霁功夫最好,故而商定由他们今晚带人从侧方绕过去把泽州收回来,然后前后夹击,柔然军是绝对跑不掉的。

楚锡点头,“今晚,我带人夜探敌营,协助他们”

柔然军不是傻子,上千人渡河,他们肯定会知道,若是不去弄点混乱出来,他们绝对不可能轻易绕过去。

沈容闻言皱起了眉,不同意他的做法,“你亲自去?这未免太危险了,军中又不是没人,皇上还是不要亲自冒险,换别人去吧”

“不,我亲自去”

楚锡固执,沈容向来劝不动他,便也不劝了,“我去给皇上点兵”

“嗯”

楚锡在城墙上站了好久,此时已是深冬,寒风凛冽,吹得人脸生疼,直到不远处的炊烟消失了楚锡才转身下了城楼。

楚锡去了河边,往西十里,韩逍与应霁正在试水,今晚他们就要从这里偷渡到对岸,两艘军船靠在岸边,漾泉靠水,这些年虽然没有战事,但战船做得极好,威武霸气,见之生畏。

两人见楚锡过来,行了礼,“皇上”

楚锡问道:“准备得怎么样了?”

韩逍回道:“都准备妥当了,就等着子时渡河”

楚锡点了头,叮嘱两人道:“我已经让李锦晚上带人在此接应你们,若是渡了河情况不对,立马回转,万不可急功近利”

即便不取巧,楚锡也有信心此战必胜,只不过正面对垒,伤亡必定要惨重些。

两人齐齐应了声,楚锡又问道:“吃过晚饭没有?”

应霁回道:“还没有,我们正准备回营吃饭”

应霁虽然还是一头白发,但白胡子剃了,看起来又年轻又仙气,倒是把旁边的韩逍都比下去了。

“一起”

“是”

三军的将领基本上都是一起吃饭的,就今晚的行动又再一次确认,在听到楚锡要亲自去夜探敌营时都有些不赞同。

沈容道:“柔然人狡诈,难保不会耍花招”

韩逍也附和道:“是啊,云幕天也在,皇上若是遇上他,恐怕脱身都有些困难”

楚锡道:“只是过去制造点混乱,连大营都不会进,我主意已定,就这样定下了”

李锦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楚锡察觉到他的视线撇了一眼,李锦顿时偃旗息鼓了。

吃过了饭,各忙各的去了,李锦走到楚锡身边,“皇上”

楚锡道:“劝人的话就不用说了”

李锦知道会这样,但他还是得说,“皇上,我知道你放不下章昭,但是现在两军敌对,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楚锡平静的看向他,“嗯,所以我会亲自杀了他”

李锦看着他没有说话了,因为他知道谁也劝不住楚锡的。

或许只有他父亲可以,就是不知道现在写信喊他过来还来不来得及。

哎,情之一字,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