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许久不开大会,又没有话筒,为了让全场听清他得放开嗓子说话,没多久就嗓子充血哑了。
这种大会唐炳德没参加。
大队忙着秋收呢!
收完高粱收豆子,掰完棒子还得刨花生、刨地瓜、晒地瓜干,还要耕地等着种小麦。
一天都不能耽误!
他也丝毫不管青年们追求时髦发型,他只在乎你干活出不出力,偷不偷懒。
虽然他看不出哪里好看了,但是爱国和爱党理发以后的确看着顺眼点。
是精神小伙儿了!
散会后,刘支书又主动上门找唐爹唐圆封辰几个谈话,彻底从源头掐断虚荣风。
这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找唐爹,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正眼看他。
唐爹一开始还受宠若惊,结果刘支书开口就是指责闺女和准女婿带领浮夸风,他瞬间就站对立面了。
我女婿那么俊,你挑啥?
我闺女那么聪明,鱼仙人都挑中她,你说啥?
真不怪别人背后嘀咕,刘支书真是老了,开始犯糊涂了。
你一个管党务的,咋还管农民剃啥头型?
封辰压根儿没给刘支书面子,他该干啥干啥,家里的蚯蚓池子每天都要补料、清理淤泥啥的。
自留地也要翻地等种麦子,多少活儿呢。
下工他们也不清闲的好吧,刘支书还来浪费他们时间,给工分吗?
唐圆倒是体谅刘支书,毕竟基层干部有自己的考虑嘛,各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观念不一致的时候就会起冲突。
她的经验告诉她没必要和刘支书起冲突。
她笑道:“支书爷爷,您放心吧,我们不会再引领潮流啦。”
封辰外形条件那么好,要想引领潮流太容易啦,只是现在还是70年代,低调为上。
送走刘支书,后面又来了唐大伯。
他却是来教育唐爹的,拉着脸比驴还长。
唐圆可就不伺候他了,你是原主的大伯又不是我的。
她跑去找封辰腻歪了。
唐妈也不爱听大伯哥说话,以前是吹,现在是酸,这会儿又来教训人,谁耐烦听?
她去缝棉衣。
最后只有唐爹落单。
他勉强笑着招呼两句,准备好受大哥教训。
封奶在外头喊道:“福林,福林呐,刘老三他们找你有事儿。”
唐爹一听忙对唐大伯道:“大哥,你看队里还有事儿。”
唐大伯拉着脸,“咋,就你二队忙呗?也对,你是生产队长,肯定比我这个小队长忙。”
唐爹:“大哥,那咱们边走边说吧,趁着月亮好,去地里再干会儿。”
现在二队有他和刘老三带着,原本磨洋工的、偷懒的都不敢了。
秋高气爽,月亮也亮堂,都愿意去地里加班儿。
不做危险的活儿,那掰棒子、剥玉米啥的都可以吧?
唐圆和封辰从自留地回家的路上,封辰:“咱们该去山里了吧?”
他好喜欢和她独处。
唐圆:“季宏岳咋还不回来呢?原本还想等他带麦种回来咱们直接带过去呢。”
封辰:“没事,收完稻子回来拿也不耽误。”
唐圆:“行,那过两天就去。”
封辰:“这两天还有事儿?”
唐圆笑道:“我写个文章给市报和县报投稿。”
她也是故意给刘光明挖坑使坏,她给县报投稿刘光明估计会压下来不发,但是她还给市报投稿,要是市报发了县报却没法,嘿嘿。
她半点都没怀疑自己投稿会被报纸发表。
前世她文章写的不错,后来又做扶贫干部,要写各种报告,甭管形式主义还是实用的,她都信手拈来。
她都不用打草稿,打好腹稿直接下笔写,封辰则帮她抄第二封。
第二天她就和封辰跑去公社邮局寄了出去。
路过公社理发店,还能看到排队理发的青年呢。
邱师傅痛并快乐着,他基础工资很低,但是可以从理发票中抽成。
公社一些岗位都是临时设置的,没有固定编制自然也没有固定工资。
平时来理发的人少,最近却多了许多,他赚得眉开眼笑。
“小唐、封同志!”理发师傅从玻璃窗里瞅见两人,实在是封辰外形太打眼,从街上走就很吸引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就会看过去。
唐圆笑着打招呼,封辰却神态淡漠,只略点头。
理发师傅拿了一个简易理发包跑出去,塞给唐圆,“小唐,你手艺不错,这套工具是我自己买的,送给你。”
他觉得唐圆有理发天赋,如果有专门的理发剪、推子、刮脸刀、梳子等,绝对可以理出更好看的发型。
唐圆可没想过能有这意外之喜,她一直想买但是普通人根本买不到专业工具。
这年头有些东西只有单位批条能买。
她笑道:“邱师傅,多谢,我给你钱。”
邱师傅脸一板:“休说那话,我忙着呢,不招待你们啦。”
他转身跑回去给人理发了。
唐圆朝封辰笑道:“哈哈,以后给你理发可方便了。”
她还可以给爹理发,让爹也变时髦帅大叔!
其实她爹是个帅大叔,以前过于老实憨厚,不舒展,现在做队长有了自信,整个人看着都帅气很多。
季宏岳没回来,唐圆也没等报纸的消息,毕竟不是投稿就能立刻发表的,可能得等几天。
她和封辰收拾东西去山里了。
这一次他们在巨石峰对面山洞住一宿,晚上封辰爬巨石峰把已有的石窝又凿了凿。
能凿几个凿几个,哪怕只有一点对他都更方便。
第二天早上他们翻山。
下来正好旭日东出,红彤彤的挂在山间,明亮与深沉碰撞,有一种撞击心灵的美。
唐圆:“这里真美,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感受。”
封辰把东西放在地上,擡手揽住她,俯首吻上去。
风景美,她美,她站在这样的风景里,能沉醉他的心。
“吱吱——”
“吱吱吱吱——”
哎呀,他们好不知羞,当着猴子的面儿玩亲亲。
一排从大到小的猴子并排在不远处,好奇地看着他们。
它们只会互相理毛抓虱子,不会亲亲,但是它们学得很快,立刻就互相亲亲了。
唐圆听见猴子的声音,脸唰就红了。
封辰松开她,转身去看那群猴子。
原本温柔的神情变得冷峻漠然,感觉敏锐的猴子立刻逃窜了。
它们也没走远,而是在附近探头探脑。
这一次它们没祸祸这里的庄稼,也没敢去山洞里偷东西、拉屎啥的。
唐圆看它们鬼机灵的样子忍不住心痒痒,她拿起镰刀朝着>
不是所有猴子都能领会她的意思,那只被捆过的小猴子和大猴子们吱吱几声,看看封辰,就朝她跑去。
唐圆冲进稻田,用镰刀割稻子,然后对地头探头探脑上蹿下跳的猴子们道:“你们能不能帮忙割稻子?有报酬的,可以给你们吃野果子,还可以给你们酿山葡萄酒。”
她知道他们听不懂这个,就从口袋里摸了一把枣出来。
她给小猴子几颗枣,让它用爪子把稻杆儿折断。
小猴子照做,成熟的稻杆儿变脆,比较容易折断。
唐圆摸摸它的头,比了个大拇指,夸道:“你真棒!”
另外一个大猴子见状,跳过来,三下五除二折断两大把,然后得意地看着唐圆和小猴子。
唐圆也给它一个大拇指,一把枣儿。
大猴子却不咋稀罕,因为他们在山里摘软枣和野枣子很方便。
他们已经摘了不少野果子!
也许是因为好玩,猴子们真就开始折稻子,折完就交给唐圆,唐圆把稻子一起捆起来站在地里晾晒。
封辰从山洞下来,在巨石峰山下看了看,山峰北边晒不到阳光,所以长满苔藓和蘑菇,腐烂的木头上还有木耳啥的。
之前唐圆就说过,这里可以盖蘑菇棚专门养蘑菇的。
只是他们就俩人,养了蘑菇吃不完,而且要想往外运也是麻烦的,所以就作罢。
不过少养点自己吃还是可以的,冬天菜少,有新鲜蘑菇还是不错的。
吃不完可以和石板村那边换嘛。
他大步往阳光照耀的稻田去,唐圆正和猴子们一边收稻子一边玩得不亦乐乎。
封辰怎么都看不够她,既有孩子单纯的快乐,又有成年人的成熟和稳重。
他甚至忍不住去想,如果她在末日世界会如何?
绝对不会跟有些人那样主动寻死,更不会绝望之下去伤害别人,也不会像他那样最后饿死了。
火山灰铺天盖地的时候地球还能种植吗?
不知道她有没有办法种出吃的免于饿死。
想着他微微蹙眉,责怪自己胡思乱想,她这样美好的人,不该假设活在那样恶劣的环境。
他希望她永远活在和平富足的新世界里。
他大步上前,接过她手里的镰刀,“我来割稻子,你负责捆。”
唐圆笑弯了眼睛,“好啊。”
她一边捆稻子,一边给封辰和猴子们唱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她唱歌不专业,只是普通意义的好听,关键她年轻,声音甜脆放的开,四分好听也变成六分了。
再加上封辰那“我媳妇儿样样好的”审美,自然是天籁了。
猴子们也吱吱啊啊地附和,那是它们的乐声。
山谷里唐圆和封辰带着猴子们开开心心地收稻子,市里季宏岳费了好大力气,磨薄了嘴皮子终于买到十麻袋麦种。
一麻袋有一百斤左右,而一亩地播种需要三十斤小麦。
想想乡下那么低的产量,这年头小麦种得真是辛苦粮。
季宏岳专门去跟沈佳明道谢:“叔儿,我代表前进大队感谢你!”
虽然十麻袋不够,但是能种多少是多少嘛。
沈佳明正在看一份报纸,他神情有些惊讶,示意季宏岳过来看。
季宏岳接过报纸,就见上面有一篇大版面文章,标题:抓革命促生产,他们吹响时代的号角,引领当下的潮流。
记者:谢蔚然、小叶。
投稿人:彬州县双门山公社前进大队
稿子内容是前进大队在大队长唐炳德的带领下,多年如一日地专注农业生产,不断摸索适应当下的种植模式,同时调整科学的种植结构。他们不但靠辛勤劳动摘掉贫困帽子,还连年评选先进,让社员们都吃饱饭不饿肚子。
今年他们在市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县农业局季干部的帮助指导下,成功种植了XX号水稻。
如今水稻在从未种植过水稻的前进大队土地上大获丰收!
前进大队社员们干劲十足,在党和大队干部的领导下大干快干,抓紧节气收稻子种小麦。
中间略过好大一段各种夸市委县农业局以及公社和大队的段落,后面还有一段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又觉得莫名契合的文字。
前进大队的社员们在田地里挥洒汗水,同时也追求美的精神享受,大家理了新发型,引领新潮流,欢笑着迈入新时代……
后面竟然还有笔画的发型图,一共有好几个。
季宏岳:???
我出来半个月,唐家村,啊不,是唐圆这是搞什么了?
他直觉是唐圆搞事儿,绝对不是唐炳德。
你给封辰理个新发型还用起这么高的调子,上报纸来秀恩爱?
这丫头……好吧,怪浪漫的,就是,你对封辰也太腻歪了吧。
他看沈佳明,对方脸上一派欣赏之色。
沈佳明哈哈笑道:“宏岳,你去蹲点的这个大队不错,是干实事儿的。”
断然不会拖后腿。
他其实有点怀疑是不是季宏岳写的文章,就试探地问了问。
季宏岳矢口否认,“叔儿,不怕你笑话,我没有这么好的文采。”
这文章不拽词儿,但是很会抓重点,也会抓眼球,关键她还不动声色地拍马屁,又不让人觉得她在拍。
就是大家都乐呵的那种。
唐圆,值一个县干部!
季宏岳暗暗下决心,等回农业局一定带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