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再次看向杨曼儿,眼中满是不舍,却还是转身,朝着战船的方向走去。杨曼儿站在码头,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登上主船的甲板,才挥了挥手,高声喊道:“殿下,一定要平安回来!早日凯旋!”
陈胜站在甲板上,听到杨曼儿的喊声,也挥了挥手,高声回应:“等着我!”他的声音在汉河上空回荡,带着坚定的承诺。
随后,战船缓缓驶离码头。杨曼儿站在码头,望着战船远去的方向,直到战船消失在晨雾中,才在王大人的劝说下,转身返回城主府。她知道,她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等待陈胜凯旋——这是她对他最好的支持。
而刘长青也向众人辞别,踏上返回华夏的行程。
汉河上,百艘快船整齐排列,像一条蓝色的长龙,载着三千将士,顺流而下。船头插着的华夏国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船舷两侧,士兵们手持武器,眼神警惕地望着四周的江面;甲板上,杨进、陈刚两位营长与十位连长来回巡视,检查战船的航行情况,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陈胜站在主船的甲板上,披着杨曼儿缝制的羊毛披风,望着前方的江面。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江面上,泛着金色的光,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景色虽美,却掩盖不住大战前的紧张气氛。江风拂面,带着几分凉意,却吹不散将士们心中的斗志。
“殿下,咱们的战船速度很快,按这个速度,两日就能抵达祥阳城附近的芦苇荡。”杨进走到陈胜身边,躬身说道,“咱们已派斥候提前出发,乘坐小船探查祥阳城的最新情况,包括守军的换防时间、战船的巡逻路线,相信很快就能传来消息。”
陈胜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说道:“好。让将士们在船上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攻打祥阳城。另外,要注意观察江面情况,防止南境的探子偷袭——虽然咱们有暗影组织在城内配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末将遵令!”杨进躬身应道,转身去安排相关事宜。他走到船舷边,对着正在检查诸葛连弩的士兵们喊道:“弟兄们,都仔细点!就要打仗了,武器可不能出问题!”
士兵们齐声应道:“知道了,营长!”每个人都更加认真地检查手中的武器,有的擦拭弩机,有的调试弓弦,有的检查箭矢,确保每一件武器都能正常使用。
战船顺流而下,速度越来越快。江面上,偶尔会遇到一些商队的船只,这些商队大多是运输粮食、布匹的,看到华夏国的大军战船,纷纷避让到江岸边。商人们站在船头,好奇地看着这支整齐的军队,有的还对着战船挥手,仿佛在为将士们加油助威。
“殿下,您看,那些东境的商队,都在避让咱们。”陈刚走到陈胜身边,笑着说道,“看来咱们华夏国的军队,在汉河一带已经有了威望,连商队都知道咱们是正义之师。”
陈胜笑着点头:“这是好事。咱们不仅要打赢仗,还要让百姓们、商人们都知道,咱们是为了保护他们才打仗的,不是为了侵略。等拿下祥阳城,咱们还要恢复汉河的通商,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
就在这时,负责侦查的斥候乘船返回,快速登上主船,躬身道:“殿下,后方五里处,发现一些可疑船只。他们不敢靠近咱们的战船,只能远远跟在后面,似乎想等到了可以上岸的地方,再通过陆路快马将咱们的兵力和战船数量传回去。”
陈胜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却并没有下令出击,而是说道:“不用管他们,让他们传信回去,咱们这么大的队伍也没法完全隐藏起来,只要咱们速度够快,一样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殿下英明!”斥侯躬身应道,转身退下。
陈刚看着远处的斥候船只,有些担忧地说道:“殿下,这些探子万一有祥阳城的,若是把咱们的兵力传回祥阳城,朱奎说不定会加强防御,比如增加箭楼的守军,或者调战船加强巡逻,咱们攻打祥阳城的难度会增加。”
“难度确实会增加,但也不是坏事。”陈胜笑着说道,“朱奎性格固执,若是知道咱们来了,肯定会亲自坐镇祥阳城,想要与咱们决一死战。咱们正好可以趁机拿下他,瓦解南境的军心——只要朱奎被俘,祥阳城的守军就会群龙无首,不战自溃。”
杨进也附和道:“殿下说得对!而且,咱们还有暗影组织在城内散播舆论,那些南境新兵本就不愿打仗,再听到朱奎要硬拼的消息,定会更加动摇。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拿下祥阳城易如反掌!”
将士们听到两人的对话,纷纷点头,眼中满是信心。他们知道,有陈胜这样英明的统帅,有杨进、陈刚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就算朱奎加强防御,他们也能拿下祥阳城。
战船继续顺流而下,江风拂面,带着汉河特有的湿润气息。有的士兵在甲板上擦拭武器,有的则在练习刺杀动作,有的则围在一起,讨论着攻城战术,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连长李必还组织士兵们进行诸葛连弩的射击训练,将靶子放在江面上的浮木上,士兵们轮流射击,箭矢精准地命中靶心,引来阵阵喝彩。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江面上,将战船的影子拉得很长。陈胜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的夕阳,心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战斗会很艰难,但他有信心——有三千英勇的将士,有暗影组织的配合,有后方百姓的支持,他们一定能拿下祥阳城,为华夏国的繁荣富强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