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点,”陈胜语气变得郑重,“暗影组织已收到命令,今晚潜入祥阳城内,一是制造有利于咱们的舆论,散播‘周勤暴政,百姓苦不堪言’‘华夏军是来解救百姓’的消息,动摇守军的军心;二是收集城内官员、世家贵族、富商的情报,尤其是朱奎的府邸位置、守军的换防时间、粮草的具体存放地点,三日后将情报送到咱们手中,为攻城提供便利。”
众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连长李必说道:“有暗影组织帮忙,咱们拿下祥阳城就更有把握了!”
“没错!”陈胜点头,“另外,咱们带三分之二的武器装备出征,留下三分之一给守城部队。元戎弩带十四架,箭矢一百三十支;武侯弩带三千套,箭夹六千盒;投石车带十四架;石灰弹三百个;震天雷五十六个;铠甲、墨刀、长枪按出征人数配齐。粮草携带足够支撑五日攻城所需即可。”
负责后勤的连长躬身道:“末将立刻去清点物资,确保按殿下的要求准备完毕!”
陈胜看着众将,语气坚定:“诸位,明日一早,大军在汉河码头集合,卯时三刻准时开拔!拿下祥阳城,不仅是为了报仇,更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也是为了解救南境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周勤暴政,百姓早已不满,咱们只要拿下祥阳城,就能顺民心、得民意,平定南境指日可待!”
“平定南境!指日可待!”众将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帐顶的帆布都微微颤动。他们眼中满是坚定,之前对陈胜亲征的担忧,已转化为对胜利的渴望。
“好了,大家都下去准备吧。”陈胜摆了摆手,“记住,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以最佳状态迎接战斗!”
“遵令!”众将躬身行礼,按顺序退出军帐。帐内只剩陈胜一人,他看着舆图上的祥阳城,手指轻轻划过城池的标记,心中默念:“祥阳城,本殿下来了!”
军帐议事结束后,康城的军营内灯火通明,将士们连夜开始备战。负责后勤的士兵们按陈胜的要求,清点武器装备和粮草,将三分之二的物资搬到汉河码头的战船上,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运到康城的城墙上,供守城部队使用。
杨进营的士兵们正在检查元戎弩,李必连长亲自上手,每架弩都试射了一次,确保弩机灵活、箭矢锋利。“这元戎弩可是咱们的宝贝,能不能压制住城墙上的守军,就靠它们了!”李必一边调试弩机,一边对身边的士兵说,“你们每个人都要记住,元戎弩的射程是八十丈,要在这个距离外射击,别靠太近,防止被敌人箭矢射到!”
士兵们齐声应道:“记住了!”
陈刚营的士兵们则在整理伪装用的南境新兵服饰,司徒浩连长拿着一件灰色布衣,仔细检查上面的补丁,对士兵们说:“南境新兵的衣服都有补丁,咱们这件也得缝上几个,别让人家看出破绽。还有,脸上的泥土要抹均匀,别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一看就是假的!”
士兵们立刻动手,有的缝补丁,有的准备泥土,军营里一片忙碌却有序的景象。
第六连的士兵们则在加强康城的城防,他们将滚木和擂石搬到城墙上,在城门处设置路障,还在城墙下挖了陷阱,里面插上尖木,防止敌人偷袭。第六连连长站在城墙上,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高声说道:“弟兄们,康城是咱们的家,也是前线将士的后路,咱们一定要守好,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守住康城!不让前线担忧!”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与此同时,暗影组织的成员已悄悄潜入祥阳城内。他们分成两队,一队穿着百姓的衣服,在街头巷尾散播舆论,有的说“周勤为了打仗,抢了百姓的粮食”,有的说“华夏军来了会免赋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有的说“朱奎将军要把百姓抓去当壮丁,抵抗华夏军”;另一队则潜伏在官员、世家贵族、富商的府邸附近,收集情报,有的记录府邸的守卫情况,有的打听官员的喜好,有的甚至偷偷潜入府邸,查看粮草的存放地点。
祥阳城内的百姓本就对周勤的暴政不满,听到这些舆论后,更是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都盼着华夏军能早日进城,解救他们。而朱奎的手下虽然发现了不对劲,却找不到散播舆论的人,只能加强巡逻,却依旧无法阻止谣言的传播。
夜色渐深,康城的军营里依旧灯火通明,将士们还在忙碌。杨进营长走到陈胜的军帐外,看到帐内还亮着灯,便轻轻敲门:“殿下,您还没休息吗?明日还要亲征,得好好休息才行。”
帐内传来陈胜的声音:“进来吧。”
杨进走进帐内,看到陈胜还在看着舆图,桌上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殿下,您该休息了。”杨进劝道,“后面的战斗需要您指挥,您要是累垮了,咱们可就没主心骨了。”
陈胜抬起头,笑着说:“我没事,再看一会儿舆图,熟悉一下祥阳城的布局,后面指挥起来更有把握。你也早点休息,后面还要带领士兵攻打南门,责任重大。”
杨进点了点头,却没有离开,而是说道:“殿下,攻城时,末将让第一连的士兵在您身边围成一圈,保护您的安全,您可千万不要靠近城墙,太危险了。”
“好,听你的。”陈胜点头答应,“你也别太担心,咱们有暗影组织的情报,还有这么多英勇的将士,一定能拿下祥阳城。”
杨进躬身行礼,退出了军帐。帐内,陈胜再次看向舆图,眼神坚定——襄阳城一战,他不仅要拿下祥阳城,还要让南境的百姓知道,华夏国是来解救他们的,不是来侵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