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2 / 2)

李三木这时候也终于有了反应,“老四啊,你娘做的是不对,但是你也不至于要分家。这家里的人在一起总有矛盾的时候。再说了,宜真那丫头说的话你也信,那孩子肯定是在记恨之前的事情,在故意挑拨离间呢!”

李明石却是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爹,真妹说的话是真是假,我相信村子里的人会给我答案的。”

果然族长让去询问的人很快就回来了,带回来的答案就是,李胡氏在前段时间确实是在外面说过这些话。

要说邹玲悦嫁到李家村十年了,也不是第一天穿漂亮衣服了,可是现在突然就出现了这种话,而且还是李胡氏在外说的,这就很有些耐人寻味了。

至于其他几个孙媳妇的坏话,她也不是第一天说了。

倒是邹玲悦,以前因为娘家是镇上的缘故,李胡氏还算是给邹玲悦面子,不会说她坏话。

李明石原本就有了想要分家的念头,在知道自家奶奶做了什么时候,这种念头就更加坚定了。

族长显然是想到了别的东西,“好,族里做主给你们分家。”

族长说着这话的时候眼神落在了李三木的脸上。

李三木脸皮一抽,不由的看向了族长。

“我们李氏家族有过一次错误就不会再允许有第二次。”

族长这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村子里许多人都听不懂,但是就有那脑子灵活的想的比较多。

“我不同意!父母在不分家……”

“闭嘴!李氏家族没有这个规矩,分家不分家那都是根据家里的情况的,有本事的想分家也可以。”

族长冷着脸看着李胡氏。

族长让自己儿子去找来族老,“路上将事情说清楚了。”

“知道了爹。”

族长的儿子,李明穆严肃点头,忍不住看了李明行一眼,这人真的是把自己摘的干净,但是他不会以为这样村子里的人就不会说他了吧?

村子里的人可不管你做没做什么,只知道你爷爷奶奶爹娘为了你做了什么。

分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波折,主要是因为李明石直接净身出户了,他什么都没要,只带着妻子的嫁妆还有妻子儿子,让村子里的人帮忙将东西装上牛车,直接当天就走了。

可以是走的相当的决绝,当然在走之前他对他的李三木一家人说了一段话,让这一家子因为事情赶在一起没有回神的人一下子后悔了。

“我娶妻十年,在镇上做工十二年,每年往家里送十二两银子,你就说大哥他们一家一年往家里拿了多少银子。呵,我记得大哥他们一家四口人,到现在为止一个铜板都没赚过吧。您种的那些田地,够养活李家上下这么多人么?”

“姑姑,我感觉太爷太奶他们肯定很后悔。”

李裕荣看着自家四堂叔说完话后,太爷太奶他们的脸色,很是感慨。

“你说二堂t叔他们应该是不是也在准备着分家了。”

李裕荣好奇的看着自家姑姑。

“你心里不是有了答案么?”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难道就不觉得自己吃亏么?”

“没什么吃亏不吃亏的,你二堂叔和三堂叔他们和你们四堂叔不一样,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土里的粮食,如果他们选择了净身出户,那他们最大的可能是活不下去,而且还有劳役的存在,分家的话,劳役来的时候就没有办□□流去了。”

宜真的解释让李裕荣愣了下。

“所以村子里大部分人家不分家是因为劳役的缘故么?”

“嗯。有这一部分原因,至于其他的,你要自己去发现。”

宜真在给自家侄子解答问题,而边上的李明之听得是眼睛都亮了亮。

自家妹妹还是很聪明的,一般人可想不到出了劳役之外的理由。

而等到李明石一家人都走了之后,李胡氏的怒火就集中在了宜真一家身上。

尤其李明石之所以坚定了分家的念头,还是因为宜真说的那些话。

如果不是宜真捅出来,很可能事成之后李明石才会反应过来,那时候李明石就算是想分家也不可能分家了。

“姑姑,太奶奶他们好像要吃了我们一样。”

李裕荣疑惑的看着自家姑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自家姑姑要提醒四堂叔。

毕竟如果没有四堂叔的事情,太奶他们不会这么恨自己一家子人。

“你四堂嫂是镇子上邹家的女儿,邹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留在镇上做掌柜,二儿子却是县令身边的师爷,县令据说是有京城背景的。在咱们这边当县令我们县的民生发展的很好,县令即将升迁。”

宜真的话,不仅李裕荣听得一愣一愣的,就是李明之这个当哥哥的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