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姜大夫一行人,谢莞娘夸奖了药铺诸人几句,然后才带着海棠回到自己家,吃了晚饭洗漱休息。
药铺诸人眼看着他们铺子有生意可做,心知自己这待遇丰厚的新差事是黄不了了,遂个个都一改之前的担心忧虑,转而变得兴高采烈起来。
他们轮流去食肆那边领了固定规格的工作餐吃,然后掌柜又留下两人负责守夜,其他人则是在打扫过店铺之后,关板回家休息。
第二天,姜大夫等人先是在常曜的宅子里吃过外头买来的各色早点,然后才趁着天色正好,带着运货的车马,以及负责赶车、跟车的将士,一起去了谢莞娘的那家药材铺子。
他那张单子上剩余的三成药材,谢莞娘这边全部都有,且储量充足,倒是帮他省了不少事儿。
把所有药材全都装车,姜大夫等人带着谢莞娘临时送过来的、托他们转交江远的一个包袱,以及谢莞娘让食肆厨子加班加点为他们准备的糕点、肉干等物,浩浩荡荡启程回了紫荆关那边。
目送他们走的不见人影,谢莞娘这才回头看向自己药材铺子的掌柜和账房先生,“账本和出货清单呢?拿来我算一算这单赚了多少钱。”
她请的这位账房先生,算账的准确率很高,但算账的速度却略有些慢。
尤其在涉及到成本、利润的均摊核算时,他算账的速度更是会比平时还要再慢三分。
好不容易做了这么一笔大生意,谢莞娘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一把她到底赚了多少钱,自是不愿意再等着对方慢慢扒拉算盘。
账房先生对他们这位女东家算账的本事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听到对方这么说,他毫不犹豫就让出了自己吃饭的家伙什。
谢莞娘坐在桌前,噼里啪啦迅速拨弄算盘,很快,她就算出了这一单的纯利润。
“去掉所有均摊成本,这一单我们一共赚了一百六十七两多点。”
众人闻言不由欢呼起来。
谢莞娘放下算盘,“大家都辛苦了,今天中午我会让食肆那边多给你们加一份红烧肉吃。”
她给麾下员工以及护卫定的员工餐,早晨是豆浆\/粥+二合面的馒头\/花卷\/窝头\/贴饼子+每人一个鸡蛋,午餐和晚餐则只规定了一荤两素、米饭管够的用餐标准。
至于这个荤和素都是什么,谢莞娘平时基本不会过问。而厨子们为了不让主家觉得他们铺张浪费,不仅会在做肉时往里加蔬菜和豆制品,而且还会偶尔用蛋类充作荤菜。
谢莞娘觉得这做法颇有些以次充好的嫌疑,不知情的,大概要以为她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实际却吝啬的很。
然而出乎她预料的是,众人居然对厨子们的小心思没有任何不满。
谢莞娘私下问了海棠才知道,原来在她身处的这个社会环境下,蛋类还真就是被归类在荤菜里的。
至于所谓“肉菜”总是菜多肉少的这个问题,海棠表示,“光吃肉谁家供应的起?”
她提醒谢莞娘,“不管是村子里还是易县县城,大家设宴请客的时候,说的那什么四荤四素、六荤两素、七荤三素,哪家的荤菜里是一点儿菜蔬都不放的?”
谢莞娘回忆一瞬,发现在她参加过的那些宴席上,还真没有哪家是一点儿菜蔬都不往里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