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只是看好“回味”的前景,那通过几个月的经营,已经充分证明这条路非常正确,与其看着亲哥将时间、精力浪费在夕阳产业的余晖中,不如帮着她把公司发扬光大,早日实现品牌化目标。
她在“回味”的股份从一开始就是给简松留的,趁着这次机会能把人“忽悠”过来最好不过。
“比之前预想的严峻……”简松被问个猝不及防,虽然在座的除了妹妹外还有徐家两口子也没准备打肿脸充盘子隐瞒什么。
“镇上的店越开越多,供销社的生意也越来越差,有两个同事办了停薪留职,有人托关系去了乡镇府,观望的人也不少。”
其实这大半年简松不止一次后悔没接受妹妹的建议,不提老大老五在首都混的风生水起,连厚脸皮的老三在镇上卖卤味也肉眼可见挣了不少,就自己清高,又是不好意思又是避嫌,用老婆的话说就是净整些没用的。
“看来大家都在想办法找退路,那咱也没必要干耗着。哥,您受累帮帮妹妹呗,妹妹拍戏分身乏术,生意上的事真顾不过来,五哥他们还总找我拿主意,这方面您才是‘专家’。”
简蓶没一上来就说股份就是给他留的这种话,出于她对简松的了解,有时候过于盛情反而容易让对方感到压力。反之,只要简松答应帮忙上了这条船,往后的发展就由不得他了。
简松被她说笑了,“我算什么‘专家’,就是个搞采购的。”
“‘回味’的商品已经很成熟了,当前的目标是,一、达到批量生产,二、形成品牌,三、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在我看来采购跟销售不分家,把买方的想法研究透了还愁商品卖不出去吗?而且我认为食品只要做到口味好、安全卫生,其他的都是附加价值。”
简松的内心早就松动了,他往于岚的方向看了几次,就想知道媳妇支不支持。
可惜于岚注意力完全没放在丈夫身上,专注打牌的样子一定程度上也是表明态度——尊重他的选择,反而原本就是生意人的徐建群,在听到简蓶的一番话后知音般赞不绝口。
“弟妹说的太对了,难怪‘回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站稳脚跟。”
作为同时兼顾买方身份和卖方身份的贸易商,对商品品质与品牌效应的重视一定程度上甚至高于价格,具体体现在同类商品不是哪家便宜就选哪家,得看性价比如何。
当然也有很多什么都不考虑只买最便宜的顾客,所以在进货时需要方方面面考量,但最终从盈利到口碑,还是品质一方占上风。
“哥,不着急,等你考虑好了再给我答复。”
简蓶笑着往于岚的方向看去,示意哥哥跟嫂子商量后再决定,不过她已经有种预感,事情会向她期待的方向发展。
第二天简蓶要回剧组继续拍戏,吃早饭的时候两位小朋友好奇地问了不少关于拍戏的问题,还有表弟卓域客串《保姆》的经历。
“剧组可以探班,如果你们真的想知道的话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当上社会实践了。”
简蓶的观点是,自己说一百句也不如孩子们亲眼所见来的印象深刻。
姝婷和学铭两人瞬间一脸期待地看过去,眼睛里明晃晃地写着“想去”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