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钢铁洪流上火车(1 / 2)

大唐皇家西站,如今已经扩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

数十条铁轨如同巨大的血管,从这里延伸出去,连接着帝国的四面八方。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列火车在这里进出,运送着堆积如山的货物和来来往往的旅客。

但今天,整个西站,却被数万名禁军围得水泄不通,进入了最高等级的戒严状态。

所有客运和货运列车全部停运,清空了所有的站台和轨道。

因为,一支史无前例的军队,将从这里出发,远征万里之外的波斯。

清晨的薄雾中,十辆暗金色的“龙骧”式坦克,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缓缓驶入了车站。它们身后,还跟着一百辆同样由“神金”打造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这些装甲车虽然没有装备火炮,但车顶都架设着“暴雨梨花”旋转机枪,车厢内可以搭载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这支由十辆坦克和一百辆装甲车组成的“第一混成铁甲旅”,就是李承乾此次西征的全部家当。

当这支钢铁军团出现在站台上时,所有负责装运的工人和士兵,全都看傻了眼。

“我的娘诶,这就是殿下造出来的‘坦克’吗?”

“快看那履带!跟毛毛虫似的,这玩意儿真能跑起来?”

“还有那炮管子,比我腰都粗!这要是轰一下,还不得把天都给捅个窟窿?”

在无数人敬畏和好奇的目光中,李承乾一身戎装,腰间挎着左轮手枪,亲自指挥着装运工作。

将这些重达二十吨的大家伙弄上火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工部为此专门设计制造了加宽加固的平板车厢,以及巨大的蒸汽起重机。

“一号车,慢一点!对准轨道!”

“吊臂左移三尺!小心,别碰着炮管了!”

在李承乾的指挥下,一台台巨大的蒸汽起重机发出“吭哧吭哧”的声响,用粗大的钢缆将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小心翼翼地吊装到平板车厢上,然后用铁链和卡榫牢牢固定。

整个过程,繁琐而漫长。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就站在不远处的月台上,静静地看着。

“陛下,太子殿下此去,只带了这百十辆铁疙瘩,和不到三千名士兵,兵力是不是太少了点?”尉迟恭看着那些正在登车的铁甲旅士兵,有些担忧地说道。

这些士兵,穿着灰绿色的厚布军服,头戴钢盔,手里拿着最新式的后装线膛枪,但人数确实不多。

“敬德,时代变了。”李世民看着那些威风凛凛的坦克,目光深邃,“在这些钢铁巨兽面前,人多人少,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想起了那天在实验场,坦克轻易撞碎城墙,炮火将靶场化为焦土的场景。

那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力量了。

“传朕旨意,”李世民对身旁的王德说道,“从今日起,我大唐所有军镇,立刻停止招募新兵!所有军费开支,全部削减三成!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到‘坦克计划’中去!朕要让大唐的每一个军团,都装备上这种铁甲神军!”

“陛下英明!”程咬金等一众武将,立刻激动地跪了下来。

他们知道,李世民这个决定,意味着大唐的军队,将迎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传统的步兵和骑兵,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所向披靡的钢铁洪流!

临近中午,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终于全部装运完毕。

李承乾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行礼。

“阿耶,儿臣该走了。”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即将远征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他伸手,为李承乾整理了一下有些歪斜的领口,动作轻柔,就像当年他送别李承乾去就学时一样。

“高明,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这些铁疙瘩虽然厉害,但你切不可掉以轻心。万事,以保全自身为上。”

“儿臣明白。”

“还有,”李世民压低了声音,“波斯那地方,不仅有油,还有数不清的财富。既然去了,就别空着手回来。朕的内帑,可都让你给掏空了,你得给朕捞回来。”

听到这话,李承乾差点笑出声来。

他就知道,自己这个便宜老爹,三句话离不开钱。

“阿耶放心,儿臣这次去,不把波斯和那什么大食国搜刮个底朝天,绝不回来!保证把您的内帑,给您填得满满当当!”李承乾拍着胸脯保证道。

“嗯。”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恢复了威严的表情,挥了挥手,“去吧。朕在长安,等你凯旋!”

“儿臣遵旨!”

李承乾最后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登上了专列的指挥车厢。

“呜——”

一声绵长而嘹亮的汽笛声响起。

巨大的蒸汽机车头喷吐出滚滚白烟,带动着后面数十节沉重的车厢,缓缓启动。

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这声音,仿佛是新时代开启的序曲。

列车缓缓驶出车站,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一道黑色的巨龙,沿着通往西方的铁轨,呼啸而去。

月台上,李世民和所有前来送行的人,都对着远去的列车,行注目礼。

他们知道,这趟列车运载的,不仅仅是士兵和武器。

它运载的,是大唐的野心,是帝国的未来。

……

三天后,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