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新股上市(2 / 2)

“呜——”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响起,船队缓缓驶离了码头。岸上,李世民望着远去的帆影,久久不语。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有些老了。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属于他,而是属于那个站在船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

船队沿渭水入黄河,再转入大运河,一路南下。

这趟旅程,本身就是一场对大唐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的盛大巡礼。

平整的河道,坚固的堤坝,沿途星罗棋布的船闸和码头,让这些养尊处优的京城权贵们大开眼界。他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那些从国库和股市里流出去的钱,究竟变成了什么。

“天哪,这运河比五年前拓宽了一倍不止啊!”

“你们看那边那个船闸!几十万斤的漕船,竟然只靠几个人就能轻松拉动!”

“还有沿岸的纤夫,都换成了蒸汽动力的拖船!这效率,简直了!”

工部尚书段纶,成了船上最受欢迎的人。他挺着个大肚子,被一群人围在中间,唾沫横飞地介绍着每一项工程的细节和技术难点,脸上那得意的神情,比他儿子考中状元还要骄傲。

户部尚书戴胄,则拿着个小本本,一路都在计算。

“从长安到扬州,水路运费,比五年前降低了至少六成!时间缩短了一半!我的天,光这一条运河,每年能为朝廷和商贾省下多少钱啊!”他一边算一边惊呼,激动得脸都红了。

而那些商贾和世家代表,则看得更加仔细。他们看到的不是工程,不是数据,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王兄,你看那片棉田!用的都是新式播种机!这产量,不得了啊!”

“李老板,扬州府的生丝价格,你打听了没?我听说,因为新式纺织机的推广,那边的丝绸作坊,现在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不行,等到了扬州,我一定要去纺织厂看看!要是真像传说中那么厉害,‘江南纺织’的股票,我倾家荡产也得买!”

还没到目的地,新股的“路演”,就已经在船上提前开始了。人们的热情被沿途的见闻彻底点燃,一个个都恨不得立刻飞到花城和扬州,把钱换成股票。

李承乾看着这一切,只是微笑不语。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事实说话,永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力。

半个月后,船队抵达扬州。

作为大运河的枢纽和江南的经济中心,如今的扬州,繁华更胜往昔。宽阔的码头上,人头攒动,龙门吊林立,无数的货物在这里装卸转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承乾没有停留,只是让尉迟带了一队人,护送着对纺织业感兴趣的商贾们自行前往考察,他则率领大部队,换乘更适合远洋航行的海船,继续南下。

又过了十日,一支庞大的舰队,终于出现在了珠江口。

郑和早已率领南海舰队在此等候。当他看到太子船队中那几艘崭新的,明显带有“镇远号”风格的护卫舰时,眼中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舰队缓缓入港。

当港口的全貌,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时,船上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港湾之内,密密麻麻地停泊着上百艘大小不一的船只。而在港口的最深处,一个规模宏大到令人窒息的造船基地,如同一头钢铁巨兽,盘踞在海岸线上。

数十座巨大的干船坞依次排开,里面躺着一艘艘正在建造中的巨轮。其中最大的一个船坞里,一艘比“镇远号”还要庞大一圈的钢铁骨架,已经初具雏形。

数不清的龙门吊在高空中移动,将一块块巨大的钢板,如同积木般吊装到船体上。刺眼的电焊火花,如同繁星般在船坞的各个角落闪烁。成千上万的工匠,像蚂蚁一样在巨大的船体上忙碌着,敲击声、号子声、蒸汽机械的轰鸣声,汇成了一曲气势磅礴的工业交响乐。

“这……这就是花城造船厂?”

“我的老天爷……我们……我们是在造一座能在海上移动的城市吗?”

长孙无忌这位见惯了大场面的宰相,此刻也忍不住张大了嘴巴,花白的胡子抖个不停。

程咬金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一把抓住李靖的胳膊,使劲摇晃着:“知节!你快看!你快看!这要是再来个十艘八艘的,他娘的,咱们可以直接开到罗马去,问问那什么元老院,服不服!”

李承乾站在船头,海风吹动着他的衣角。他看着身后那一张张被震惊、狂热、贪婪所充斥的脸,转过身,对着身后已经彻底失语的众人,朗声说道:

“诸位,欢迎来到……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