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整个长安都沉浸在这种狂热之中时,李承乾,却遇到了一个新的,也是更棘手的问题。
东宫,格物院。
此刻,格物院的后院,一座新建的巨大工坊内,气氛却有些凝重。
工坊的中央,摆着一台巨大的,由钢铁和黄铜铸就的怪物。它就是大唐的第一台蒸汽机,但此刻,它却像一头死去的巨兽,冰冷而沉寂。
李丽质一身紧身的工装,小脸被熏得黑一块白一块,正叉着腰,对着一群愁眉苦脸的工匠发脾气。
“怎么又不行了?!不是说了要加强气密性吗?为什么这活塞一动,怎么又漏气了!”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工匠,也是大唐最有名的巧匠之一,苦着脸说道:“公主殿下,这……这已经是我等能做到的极致了。那气缸和活塞,都是用百炼钢一体锻打,再反复打磨,间隙比头发丝还细。可这蒸汽的力量,实在太过霸道,防不胜防啊!初代蒸汽机体积小尚可负荷,这次的机器大了两倍不止啊......”
“还有那锅炉!”另一个负责炼钢的匠头也抱怨道,“殿下您说的那个‘转炉炼钢’,我们也试了。往那铁水里吹气,是能烧得更旺,可炼出来的钢,要么太脆,一敲就碎;要么太软,跟熟铁没什么两样。根本没法用啊!”
李丽质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材料学,热力学,精密加工……这些超越了时代的东西,不是光靠热情和努力就能解决的。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李承乾走了进来。
“都杵在这儿干什么?一个个哭丧着脸,蒸汽机又炸了?”
“大锅!”李丽质看到李承乾,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又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眼圈一红,跑了过去,“你可来了!你快看看,这堆破铜烂铁,根本就不听话!”
李承乾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把她的小脸弄得更花了。
他走到那台巨大的蒸汽机前,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部件。
他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是密封技术不过关,材料强度不够,加工精度太差。这些,都是工业革命初期必然会遇到的瓶颈。
他不可能直接拿出橡胶密封圈和高强度合金钢的配方,那太惊世骇俗了。他要做的,是引导,是启发。
“老丈,”李承乾对那位老工匠说道,“孤问你,咱们做饭用的陶锅,为什么能装水不漏?”
老工匠一愣,下意识地回答:“因为陶土烧结之后,质地紧密……”
“对!就是紧密!”李承乾打断他,“那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更耐高温,更耐磨损的‘陶土’,来制作活塞环,嵌在活塞上,以此来解决漏气的问题?”
他说的,其实就是石棉或者石墨密封的雏形。
老工匠的眼睛,瞬间亮了!
“殿下英明!此法……此法或可一试!”
李承乾又转向那个炼钢的匠头。
“你说的那个钢,时而脆,时而软,可知是何道理?”
匠头茫然地摇了摇头。
“是因为铁水里的‘杂质’有多有少。”李承乾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着碳含量的概念,“吹气,是为了烧掉多余的杂质。但烧得太过,杂质没了,钢就软了。烧得不够,杂质还在,钢就脆了。”
“那……那该如何是好?”
“观察。”李承乾指了指那座巨大的转炉,“你们在炼钢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炉口喷出的火焰,颜色有什么变化?”
匠头们面面相觑,他们只顾着拉风箱,哪有空看那个。
李承乾笑了笑,他知道,他已经把钥匙,交到了他们手上。
后世的转炉炼钢,正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光谱分析的原始形态)来判断脱碳程度的。
“孤给你们格物院,再追加十万贯的经费。”李承乾看着眼前这群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工匠和自己的妹妹,声音变得郑重起来。
“孤不要你们节省,孤要你们去试!不怕失败,不怕把东西炸上天!每一次失败,都要给孤记录下来,找出原因。孤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头钢铁巨兽,就会在你们手中,发出咆哮!”
“孤要让它的咆哮声,成为我大唐奏响新时代的第一个音符!”
李丽质和所有的工匠们,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太子,胸中仿佛也有一团火被点燃了。
他们齐齐躬身,声音洪亮而坚定。
“臣(我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