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涨疯了(2 / 2)

他将那块沉甸甸的狗头金,重重地拍在御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玄龄!无忌!你们都看看!都给朕好好看看!”李世民指着奏报,意气风发地对两位宰相说道,“承乾这小子,不仅给朕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还真给朕……给朕带回来一座金山啊!”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脸上也满是喜悦,毕竟他俩手里也有不少债券,甚至房遗爱手里可是还有大唐皇家银行不少股份的。

“陛下,太子殿下此功,震古烁今!”房玄龄激动地说道,“非但没有耗费国库一分一毫,反而为我大唐‘五年计划’,注入了如此磅礴的财力!此等经天纬地之才,实乃我大唐之幸,陛下之幸啊!”

“是啊陛下,”长孙无忌也抚须笑道,“如今‘征倭债券’价值飞涨,民间信心大振。经此一役,我大唐皇家银行的信誉,将坚如磐石,日后无论再推行何等国策,都将事半功倍!”

李世民听着两位老伙计的吹捧,心中更是舒坦到了极点。

他大手一挥:“传朕旨意!明日大朝会,朕要亲自宣读太子捷报!所有参与‘征倭’的将士,官升三级!阵亡者,家人由朝廷供养终生!”

“还有!”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着令户部,即刻统计此次‘征倭债券’的盈利情况。朕倒是想看看,朝中究竟有哪些‘忠臣’,一边骂着我儿,一边又偷偷地,发着这‘国难财’啊!”

此言一出,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脸上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看来,明日的朝堂上,有好戏看了。

......

次日,太极殿。

当李世民当朝宣布了太子东征大捷,并公布了“征倭债券”的最新价值——壹贯票面,已涨至伍贯——之后,整个朝堂,彻底炸了锅。

那些买了债券的官员,一个个喜形于色,手舞足蹈,恨不得当场给太子殿下立个长生牌位。

而那些没买的,或是当初买了又因为害怕而卖掉的,则一个个捶胸顿足,面如死灰,肠子都悔青了。

在一片喧闹之中,张玄素,昂首挺胸地站了出来。

他面容严肃,不怒自威,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朗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此番东征,扬我国威,富我大唐,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老臣……心悦诚服!”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然,此战所得,皆是倭国之民脂民膏。此不义之财,我等食君之禄者,岂可染指?老臣恳请陛下下旨,将老臣……将老臣购买债券所得的全部收益,共计……二十万贯,尽数捐出,充入国库,以用于我大唐北地水利之修缮!”

说罢,他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拜,姿态做得十足。

整个大殿,瞬间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张玄素。

二十万贯!说捐就捐了?

这……这是何等的风骨!何等的高尚!

龙椅上的李世民,看着下方演得一脸正气的张玄素,嘴角疯狂抽搐。

他还能不知道这老小子的德性?

捐?

怕不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把发财的事实给坐实了,顺便再捞一个“高风亮节”的好名声吧!

要知道最近涨的可不止这一支债券,诸如西部开发和各项建设债券都涨了,而张玄素,基本上能买的都买了......

即便如此,李世民也不戳破他,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张爱卿高义,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朕就……”

他故意拉长了声音,就在张玄素以为他要同意,心中窃喜之时,李世民却突然笑道:“……那朕就替太子,替大唐的百姓,谢过张爱卿的美意了。不过,太子在奏报中特意提及,此次债券之收益,乃是‘与民同乐’。凡购买者,皆为大唐之功臣。这笔钱,是你应得的,朕,不能收。”

“但是!”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意味深长,“张爱卿既然有此心意,朕也不能不成全。这样吧,朕就做主,封你为‘大唐皇家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以后,这大唐的善事,就由你牵头来办。至于这第一笔善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