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奶奶猛拍了他好几下,没好气地说:“瞎高兴什么呢?”
也不看看这一大把年纪了,还像个毛头小子似的!
要是让家里的孩子们看到了,该有多笑话?
慕老爷子放开老伴儿,又忍不住嘿嘿傻笑了两声:“我们家小九出息了,被上面看中,准备拉他进团去研究厂子里的生产机械呢。”
“真的假的?”慕奶奶一脸的怀疑。
他们家三个儿子当初遇上革命年代,也没上太多学,除了老大入伍参军以外,另外两个纯靠自己脑袋机灵,混上了铁饭碗。
到了孙子这一辈,老大老二家的小孩都还好,都能读完高中上大学。
到了老三家的孩子,运气就差一点了。
前面两个大一点的,只有慕乐赶上了最后一趟高考末班车,硬是在紧要关头挤进去了。
到了慕未,高中毕业出来随便考了一份工作,最后是凭自己的本事进的宣传部当干事。
最小的慕央就更不好说了,压根儿就摸不到高考的门槛。
高中一毕业,不肯乖乖听家里安排的他,转头就跑去入伍参军了。
就他这样没读过几年书的,还能被上面看中,选去搞研究生产机械?
她怎么就那么不相信呢?这老头子该不是晕头了吧?
这是打哪儿冒出来的歪念头?
慕老爷子一看慕奶奶的表情就知道她不信,当场信誓旦旦地说:“当然是真的呀!你知道刚刚是谁打过来的电话吗?”
慕奶奶一脸问号地反问:“是谁呀?”
最多就是他那群老战友打过来煲电话粥的。
“嘿嘿……”慕老爷子又嘚瑟了:“说出来我怕把你给吓坏了……”
他得吧得吧把刚刚接的电话说了一遍。
“是他呀?”慕奶奶听完,忍不住跟着激动了起来:“我们家小九好样的!那他不是准备得去报到了?”
孩子才刚回来探亲几天,这就要被国家叫走了吗?
虽然说小孙子参军也表现不俗,但慕奶奶听到他有其他的造化也是很高兴的。
他们家各行各业都有人涉足了,就差科研这一块没敢想过了。
毕竟,这东西要靠天赋和硬实力,没有后门可以走,更没办法投机取巧。
她和老头子都不是什么太好出身的人,全靠革命期间敢拼敢干,互相扶持着过来了。
孩子们也因为革命动荡原因,没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他们家在学识上是比不过别家的,全靠孩子们自己机灵肯干,至今没有一个走偏路的。
慕老爷子两口子虽然不清楚,小孙子这些年在偏南军区都是怎么混的?
但他的级别一路飞升,倒也是很让人心喜。
现在反过来想,难道说他就是靠自己的聪明劲和动手能力,在部队里站稳脚跟的?
要不该怎么解释,他才回来到京里探亲,就被国家看上了?
------
慕央还不知道自家爷爷奶奶想多了。
因为田老事先有交代,让慕老爷子两口要保守好秘密,并做好家里人的工作,尽量不要把慕央进科研团队的事儿泄露出去。
慕老爷子和慕奶奶商量过后,打算三个儿子家里都不说,只悄悄跟慕央本人提一下就是了。
至于后期要是有人问起,借口就由他们老两口随便给一两个,搪塞过去就是了。
于是,当晚慕央结束了跟梁乔乔的约会,依依不舍地回到家里,就听老父亲老母亲说,他爷爷奶奶传话过来,让他过去住上几天。
慕央:……看样子,是爷爷奶奶念叨了。
第二天,他在老母亲哀怨的目光相送下,拎了一袋子行李,就往慕老爷子那边出发了。
树大分叉,儿大分家。
慕老爷子和慕奶奶早早就给三个儿子分了家,让他们各自经营他们的小家庭去。
因为儿孙都争气,每一个儿子家都有分配房,他们老两口也不用担心哪一房分家了会没地方住。
慕老爷子自己也有分配房,所以哪一个儿子他都不跟住,只老两口住自己的大院。
平时大家分头忙,只逢年过节的,一大家子才聚在一起。
慕央拎着行李袋,坐上公交车到了大院门前下车,就看到他的爷爷奶奶老两口互相扶持着在附近散步。
“爷爷奶奶,我来了!”
慕老爷子和慕奶奶转头一看。
呵!可不就是他们的小孙孙吗?
“小九,你可来了!”
臭小子,回京好几天了,也不知道过来看看他们。
光打电话有什么用?他们一年到头接他的电话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