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蔓的课堂一连好几天,开设课堂的地点就在县衙。
最开始来的人比较少,第二天开始就陆陆续续增多了。
听了课回去的人口口相传,都说人家这才叫种地呢,以前的地都白种了。
朝廷说有高产粮食,这都是真的,必须要好好学经验,要不然粮食到了手里也浪费了。
“好种出好苗,选种不是挑大的就行,得看颗粒饱不饱满,颜色正不正……”
她拿出带来的不同品质的种子样本,让大家亲自感受,讲出选种子的要点。
又讲到育苗,“地要深耕,肥也要沤透了,间距都有讲究……”
她的需要通俗易懂,时不时夹杂着一些有趣的农家谚语和比喻,台下的人越听越入神,越听越认真,连有些抱着看热闹心态的闲汉,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县衙的人在旁边盯着,他们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看不上变成了佩服,没想到这人年轻归年轻,倒还真有几分本事,这些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
林蔓蔓要推广的就是高产作物,有一些是以前就在种的,还有一些是新型的。
土豆和红薯最典型,还有玉米,要是不跟他们讲明白了,这些农民很难信服,只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目标。
她把土豆红薯拿出来,“就这两样东西,掌握好种地的时节,肥也要给够,等到了收获的时候,一小块能结出一长串。”
说出这话的时候,底下发出了一阵唏嘘声,都有些不敢相信。
这要是龙山县的百姓肯定就是赞同了,因为他们亲眼见过,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好。
可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听都没听说过,只知道朝廷培育出来了高产庄稼,却不知道到底有多高产。
“一亩地,你们猜猜看能结多少?”林蔓蔓提了一个问题。
底下的人立马讨论起来,“这收成好的粮食,一亩地也就产个两三百斤,顶天了,这还是收成好的时候,这东西没见过,但肯定比麦子产得多,难不成能有上千斤?”
“不能吧?真要是那样,咱老百姓还愁啥?”
大家意见不一,有说多的,有说少的,林蔓蔓就让他们讨论,过了一会才出声说道,“去年龙山县大面积开始种植红薯,土豆,种的好的人家,一亩地能收四五千斤,就是很普通的收成也有三千往上。”
产量,土豆的产量还要更高一些,如果赶上年景好,肥力又跟得上,这产量还能往上涨。”
听到这个数字之后全部都惊呆了。
也有人提出疑问,“真有这么高的收成?县主大人,你可不要胡说啊,咱老百姓种地不容易,就图个日子安稳,咱们要听点实话。”
林蔓蔓对这种疑问并不感到气恼,之前就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这时候粮食的收成普遍较低,突然间有高产作物,大家不敢相信也很正常。
她直接让星雨拿了一幅图出来,“大家看看,这正是去年龙山县收获时的收成图。”
只见那图上画着一串串的大疙瘩,收获时农民脸上的喜悦根本就隐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