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无人莫做官啊!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啊!
嘿嘿,纵观史册,低层靠能力,高层靠背景,自古皆然啊。
马得功决计不会想到,一心为清廷效命的他会被当成替罪羔羊,死于非命。
投降清廷的南明将领看到清廷毫不犹豫地斩杀马得功,而应当承担最大责任的李率泰、耿继茂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处分,心中也是一片冰凉。对于投靠清廷的决定心中突然有一丝后悔,但是不投降清廷又能如何,南明是看不到一点希望,难道让他们跟着南明一起死吗?
他们若有这样的气节,就不会投降了。
他们又舍不得荣华富贵,既要又要,既想又想。
世间哪里有那么多好事呢?
有舍有得,也是如此啊!
不提福建清军的一片哀嚎,郑家军确实一片欢欣鼓舞。
这个战绩给人带来的影响,是要远远超过收复台湾给人带来的震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福建和广东潮州府都震动了。
狭大胜之威,郑锦果断命令麾下兵镇四处出击,按照要求,需要占领泉州府、福州府和福宁府全境,以形成更大的威慑力。
三府各县都是望风而降,没有兵力的他们面对郑家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尤其是郑家军击败李率泰率领的十万大军之后,消息几乎在几天内就传遍了整个福建省。
这也是郑家军五百之兵就可以占领一座县城的原因。即便各县士绅对于郑锦大肆屠戮福州士绅感到不满和极大的愤慨,但作为阴沟里面老鼠的他们丝毫不敢正面反对郑家军,也没有任何士绅打着报效清廷的旗帜,动员家中佃户进行反抗。
士绅转变旗帜的速度,要比郑家军进军的速度还要快,往往郑家军还没有到,这些士绅已经打起郑字大旗,并接管了县城的政权。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速度远超过了郑家军的想象之外,更让陈永华认识到了士绅的无耻,对于郑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是越来越认同,这些士绅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说不出口的呢?
可惜,时代已经变了啊!
对于士绅的打算,郑锦是一清二楚,他一直都看不上这些士绅,也从未想过将乡镇乃至县城的政权于士绅们分享。
在郑锦的命令下,狭大胜之威的郑家军对四府之地的士绅们进行了血腥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