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能够有决心的举起屠刀,针对那些士绅。至于士绅所谓强大的实力和势力,郑锦更是不屑一顾,有实力有骨气的士绅已经被伪清屠戮殆尽了,能够留下的无不夹着尾巴做人。哪里还有勇气对抗郑家军。
更何况,伪清的屠刀和郑家军的屠刀有什么不一样吗?屠刀砍下来,一样要死人。
郑锦经过仔细的考察,知道郑家军的根基不在于各地的士绅,而在于各地的商贾,是市民阶层的代表,是农民的代表,唯独不是士绅的代表。
根基都不同,郑锦还怕个锤子。没有士绅治理郡县,大不了先军管,再组建共和执政政体。
士绅阶级所代表的地主阶级是郑家军最大的敌人。
陈永华等人没有看清,但郑锦是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怎么还会将各县的政权交由士绅统治呢?
福建、广东、浙江这三个省份商人的势力并不弱于地主阶级,只要赋予权力与商人、农民和小商贩,再由郑家军的武力作为支撑,郑锦就不相信沿海的诸府会糜烂下去。
均田免粮的口号也是可以拿出来用一用的吗?天朝田亩制度拿出来吹吹上面的灰尘,也可以改头换面一番,甚至郑锦都可以拿出一个最大的杀器,免除农业税,免除一切苛捐杂税。
郑锦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将漳泉福三府之地上的土地分给农民,同时开放市场,扶持中小商人,打造重工业基地,开放轻工业基地,扩大郑家军的组成部分,持续稳固郑家军的代表成分,坚决杜绝以士绅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进入郑家军。
地主阶级只能属于被统治阶级,是要被打到的对象,更是郑家军各类资源有效的补充血包,岂能不打呢?不达到地主阶级,那什么田地来分给农民呢?
教员的话,郑锦一直是铭记在心的。
郑锦从书桌上拿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陈永华,道:“陈参军,这是教导队必须要学习的一本小册子,你拿回去好好研读一下,你只要将里面的内容读进去了,你就知道我为什么不在意士绅了,也就知道我为什么厌恶士绅了。”
陈永华有些愕然地接过这本小册子,小册子不厚,只有三十多页,册子封皮都已经起了毛边,看起来看得人时长的翻阅他。只见小册子上写了几个大字,《大同社会之我见》,旁边的作者赫然是郑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