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薄弱之时,提前动手(1 / 2)

错良缘 雨山雪 1686 字 6小时前

倏忽十余日已过,陆曜仍未踏出宫门半步。宫中每日传出的消息皆是“圣躬安”,皇后日夜陪侍,众妃嫔亦按序轮值问疾。

一切都在正轨,不容有误。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也不是没有波澜的。

期间,国师曾大闹一场,坚称有奸佞作祟,谋害圣上,甚至断言龙驭上宾已久,只是秘不发丧,拖延时日。

此言一出,朝野震动,其中暗示太子谋害亲父的意味太过明显,国师此举,无异是端着脖子在断头台试探。

然,他的亲外孙,怀王殿下,却始终没有动静,便说明,国师异举,与怀王无关。

为平流言,太师、国师并几位尚书、大将军,均被太子召入宫中探视。

待众人退出宫闱,脸上再无入内时的惶惑不安。

先前,那些不愿卷入是非的老臣,暗地里早已将国师咒骂千百遍。

如今太子羽翼已成,众望所归,再无势力可与之抗衡。无论圣上境况如何,他都是未来的九五之尊,何必在此刻横生枝节,自寻祸端?

被宣入宫时,有几位老臣吓得两股战战,以为自己要成了新君登基前的“祭刀之鬼”。

幸得皇帝尚有气息,他们这些旧臣,才暂免了在新帝临朝前销声匿迹的命运。

送走诸臣,陆曜沉下脸,命宫人紧闭宫门,一墙之隔,是数日守在此处的李太医,不知多少个夜晚,他从噩梦中醒来,为皇帝续命。然这一切,自是被封锁了消息,无人可知。

殿内,药味浓烈,刺人鼻塞,那年轻宠妃垂首立在一旁,皇后与陆曜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眼中都透出一丝安心之意。

皇后俯身,望着榻上两鬓斑白、形容枯槁的皇帝,纤纤玉指在他鼻下轻探,柔声道:“太子大婚在即,陛下务必撑住。为了江山正统,为了咱们的皇儿能顺利登基。”

话音刚落,那紧闭双眼的皇帝眼皮竟微微颤动了一下,似是回应,又似是极致的忍耐。

皇后直起身,看向那宠妃,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过一个时辰,为陛下再进一次药。”

“是。”宠妃低眉顺眼地应道。

榻上,皇帝虽睁不开眼,对外界的一切却感知清晰。听闻“用药”二字,他心肝俱裂,冷汗瞬间浸透了寝衣。

那药,实为虎狼之剂,能令他昏昏沉沉,醒不过来,却又求死不得,用过药后的一个时辰内,承受着加倍的苦楚,然此药物,三个时辰便要用一次,期间还要配上太医的针灸手段。

他的痛苦,终究是无人知晓。

皇后目光扫过被他指甲抓得稀烂的锦垫,不动声色地将锦被为他掖好,随后对身侧的宫婢吩咐道:“太子大婚之后,若是陛下……撑不住了,记得为他换上干净的被褥。陛下一生爱干净,断不愿在这药气熏天、死气沉沉的地方离世。”

说罢,她眼中流露出真切的难过,水光潋滟地望着榻上气息奄奄的丈夫。

夫妻之间,恨已过,唯余无尽的叹息。帝后夫妻,到最后只剩算计欺瞒,难言半分真情。

但他们夫妻二人,也曾有过一段情深意笃的时光。

当年,老太师力主二人婚事。她以一介平民之女的身份嫁入天家,一夜之间,成了陆家的义女,更一跃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的家人虽未入仕,却也过上了安稳尊贵的生活。

她心中对老太师充满感激。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一生能得此贵人相助,足以让整个家族少受几十年的穷苦。

年少时,她不懂天家深似海,只知道自己嫁的这位皇子身份尊贵。她既敬畏又羞涩,心底藏着不敢言说的爱恋——毕竟,他是她的丈夫,是她的爱人,是她余生要相伴的男人。

她小心翼翼地扮演着合格的皇子妃。那时的皇帝还是个儒雅君子,身边并无侍妾,只有一位年长他八岁的知事娘子伺候起居。

少年夫妻,曾度过一段热烈美好的岁月。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她有着独一无二的宠爱与欢喜。他们一度成为天家与民间女子结合的佳话。

直到他顺利登基,后宫中便被送入了形形色色的女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那时的她,丝毫不担心这些会影响他们的感情。老太师曾说,一旦登临帝位,便需制衡各方势力,后宫充盈乃是必然。

于是,她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大度贤惠的皇后,做他稳定的后方。

她坚信,他与后宫诸人的牵扯皆为利益与制衡,唯有与自己才是真正的恩爱情深。

可她终究是太傻了。他这样一个连老太师都曾利用,将后宫女子、前朝追随者视作变法垫脚石的人……

他的心中,何来半分真情?

渐渐地,他宠爱上了一个年轻女子。那女子一路稳扎稳打,坐上了贵妃之位。而他,对自己则彻底冷淡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