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张大郎只是想把两个妹妹托付给萧然。
没想到萧然能力如此吓人。
李恪,程处默秦怀道的具体身份,张大郎还是不清楚,但是知道,都是长安城富贵人家。
是自己无法比的。
可是一个个心甘情愿在这里干活。
张大郎也是不服不行。
考虑到阎瑶,阎立本也就在萧然家里住下了。
阎瑶要和三娘两个小公主一起。
傍晚,王绩,虞世南,褚亮阎立本几人回来,跟着一起的还有四个小丫头和小黑。
阎瑶刚过来,很稀罕狗子。
开始看到小黑大,多多少少有点忌惮,后面发现性格温顺,也就不怕了。
大老远就听到四个小丫头的欢声笑语了。
虞世南,褚亮他们都在,家里吃饭都要分两大桌。
阎瑶虽然小,但是没有跟阎立本,而是去了李丽质小公主几人一桌。
“哇,这个菜好吃!”第一次吃到西红柿炒鸡蛋,阎瑶很震惊。
“嗯呐嗯呐~系红系好七~”小公主还给阎瑶夹菜。
另一边的阎立本也震惊,“之前就听其他人说起,小郎君这里饭菜甚是美味,没想到如此美味啊!”
“哈哈哈,来都不愿意走了,老头子是厚脸皮,赶不走了。”李渊笑着说道。
“说起来,老头子才是,就数我来的最早...”孙思邈接过话。
虽然说身份差异很大,但是都没有区别对待。
很多人是心知肚明的,哪怕是李渊这些皇室,也就当普通朋友。
李渊端着个粗瓷碗,正跟孙思邈争着说“我来的最早,该多吃块肉”。
木桌那边,李泰、李恪两位皇子凑在一块,正听李五说下午帮萧然修篱笆时“差点被刺扎到手”,李恪还笑着拍了拍李五的肩膀,半点没有皇子的架子。
而张大郎那个村里后生,就坐在木桌一角,手里捧着碗,时不时和程处默秦怀道说几句。
这场景,在长安阎立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阎立本出身官宦世家,兄长阎立德官至将作大匠,他自小见惯了长安的等级规矩。
皇子与护卫之间隔着天堑,前帝与平民更是云泥之别。
便是世家子弟与旁支亲眷同桌,都要按辈分、品级分坐次,哪有这般“乱了套”的景象?
护卫能跟皇子说笑,平民能跟前帝邻坐,连公主都在给平民丫头夹菜。
方才他分明看见,李丽质夹了一筷红黄相间的菜,递到三娘碗里,三娘好像早就习以为常了。
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可是大唐的长乐公主啊。
换在长安,三娘怕是连公主的仪仗都难靠近,更别说被公主亲手夹菜了。
“尝尝这个,是小郎君说的‘西红柿炒鸡蛋’。”身旁的褚亮打断了他的思绪。
阎立本接过,夹了一筷那红黄相间的菜——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鲜得让他愣了愣。
这菜他从未见过,也从未尝过这般清爽的滋味,比长安城里的山珍海味多了几分烟火气。
“怎么样?”褚亮笑着问,“萧郎君这里总有些新奇吃食,住久了就不想走了。”
阎立本点点头,目光又落回院心。
李渊还在跟孙思邈拌嘴,虞世南在旁笑着劝“都多大年纪了,还争这个”。
李泰正给李五递了个胡饼,李五接了便咬,没半分拘谨。
瑶娘已经跟三娘混熟了,两人正头凑头说着什么,小黑趴在她们脚边,尾巴摇得欢。
没有谁端着身份,没有谁刻意逢迎。
李渊不再是“前帝”,只是个爱跟人争嘴的老头。
李五不仅仅是“护卫”,是个能跟皇子说笑的汉子。
三娘瑶娘和公主,也只是一起抢着吃菜的小丫头。
阎立本忽然懂了,为何李恪、程处默这些长安贵胄,愿意留在这乡野之地帮着修篱笆、种庄稼。
为何李渊、孙思邈这些长辈,也甘愿在此常住。
不是萧然小郎君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是他这里没有“尊卑”的墙。
在这里,人人都只是“人”——会笑、会闹、会抢菜吃的普通人。
他这双手,画了半辈子肖像。
画过皇帝的威严,画过功臣的英气,画过西域使节的异域风情,却从未见过这般让人心暖的景象。
若是能用笔把这饭景描下来,把这笑声、这烟火气、这不分尊卑的融洽都画进去,定比那些帝王肖像、功臣画卷更有滋味。
晚风又起,吹得院角的桃树沙沙响。
阎立本端起粗瓷碗,喝了口温热的米汤,心里忽然松快起来——来栲栳村,果然是来对了。
晚饭之后,李丽质豫章公主,亲自给李渊虞世南几人泡茶。
阎立本注意到,虞世南褚亮就是当李丽质是普通晚辈,没有当公主看。
李恪程处默几人把灯笼点亮,四个小丫头带着狗子在院子你追我赶的,欢声笑语不断。
玩累的四个小丫头,跟着李丽质豫章公主去洗漱,直接一起去了炕上。
现在不冷了,不用睡炕,但是三娘和两个小公主好像是习惯了。
炕比较大,加上阎瑶也是绰绰有余。
刚开始的时候,阎立本是没有带衣物这些日常用品的。
萧然答应之后又让人车夫回家拿东西来。
考虑到住萧然家里,也不好意思带佣人什么的。
李渊和这几个公主皇子都没带。
萧皇后这个不算,萧钰是晚辈。
睡之前,阎立本想去看看,但是想到两个小公主也在有点犹豫。
“世伯,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豫章公主询问。
“六娘,瑶娘睡下了吧!”
“嗯,世伯睡下了,你来看看吧!”豫章公主明白,这是不放心。
第一天来,这样也是情理之中。
“好好好,我看看,这个丫头平时有点认生...”阎立本去了里面的客厅。
看到炕上的四个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