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中心的年轻人就是方陌,由于公孙度学生的身份,他在辽东的行止受到了极大的优待,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不论官办工厂,还是商贾工坊,都对方陌敞开了大门,与此同时,怀有考察技术目的的方陌也在此次考察中收获颇丰。
去年,方陌通过试验以及数学模型为火炮研发指明了方向过后,兴趣广泛的他很快便就转移了方向,通过公孙度留下的各类书籍,方陌感觉自己透过那些书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由工程师,数学家所创造的世界,而这个他心中畅想的新世界的敲门砖,正是他手中的蒸汽机模型。
有了公孙度的大力支持,以及初步模型设计,土垠、襄平冶铁所的大匠们早就将蒸汽机的原型机制造了出来,只不过,据方陌所观察,原型机体积庞大,与其说是蒸汽机械,不如说是依靠着窑炉提供热力的逆鼓风设备,煤炉燃烧产生热量加热锅炉产生蒸汽,随后通过管道利用蒸汽压力推拉偏心轮输出动力。
原型机制作成功只是说明了公孙度提供的理论正确,但由于金属加工工艺的落后,以及机械设计的死板,使得原型机漏气严重,效率也极其低下,功效比极低。
这样的器械不能说没用,只是其功率与其使用的巨大成本相比,显得有些鸡肋。
目前,原型机也只在冶铁所等一些不差钱且需要恒久动力装置的车间中使用,并且这种机械由于金属加工上的误差以及设计上的错误,使得器械故障率极高,泄露的高温蒸汽还容易伤人,使用评价并不高,让冶铁所许多匠人格外怀念老实听话的大黄牛。
考察过所有的蒸汽原型机过后,兴趣大涨的方陌当即便将这类器械的研究任务揽入怀中。
对于蒸汽机械这种创新以及开创性的工作,工部那群空有精巧技艺高超传承的大匠相当乐意让方陌这种年轻人接手,毕竟,对这些大匠来说,他们最喜欢的是听从命令,按照图纸进行制造施工,创新并不是他们所长。
自从将蒸汽机研发任务揽到自己手里过后,方陌便日夜不休的陷入了这种具有巨大前景的器械研发工作当中,
首先,他改良了原型机中老式锅炉,增大了火焰接触面积,为其增添了补水装置,参考而今普及的高炉设计,设计了冷凝水收集装置,以及利用蒸汽余热加热预装水的配件。
此类改良能够将机械运行时需要人工不断添水的器械变成了具有一定自持力的器械,大大缩小了原型机的体积,为将这类机械的移动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方陌通过止回阀等形式对蒸汽与水进行了隔离,然后便是对动力输出装置的飞轮、曲轴等装置的改良,另外,考虑到车间内因为蒸汽压力过大不断发生的蒸汽泄漏事故,他还利用离心力的原理,设计出了史上第一种调速装置。
很快,一台崭新的蒸汽机械诞生于方陌的设计图稿上,这台看似简单的器械,其中涉及到的高精尖技术并非方陌一个人掌握,而是源自幽州、辽东各地大大小小的工坊,可以说,方陌想要完成他心中的理想蒸汽机,必须举国之力。
方陌心中很清楚,这样的器械就算他将前景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很难让官方下场进行投资,州府当前面临战后重建,灾民安置等难题,是很难对他的项目进行资源倾斜的。
故而,方陌积极参与到了这一次的辽东商贾集会。
会场上,吸引了众多商贾目光的方陌将右手中的模型高高举起,继续道:
“诸位,工业起始于我辽东,可我等皆知,水力工坊之弊端。
辽东苦寒,水力工坊动工时间无法满足工坊生产之需要。有了我手中这类蒸汽机械,今后我辽东工坊,皆不必受限于天时,且其前景远大,不仅可以用于车间工坊,也能将之设置于大车、舟船,使车无马可驰于旷野,船无风可行于四海。”
“蒸汽机?好像听说过.....你们听过吗?”
糜辉作为东海糜家的代言人,同样参与了这场集会,他看向左右相识之人,低声询问道。
坐在糜辉旁边的是一个光头大汉,名叫施发,满脸虬髯,身高体大,看样子是个军汉,一点没有商贾的市侩模样。
可糜辉对其却格外尊敬,不仅因为其看似粗豪的表面下是颗格外精明的心,还因为站在施发背后的乃是数万辽北府兵。
一想起那群不讲道理的府兵军头,就连糜辉也不由连吞口水,现在的他根本不敢小觑这帮穷疯了的军汉,同时他心中也极为好奇,府兵设立不久,在糜辉等人眼中,这些人不过是些军事地主罢了,官府为其免了赋税,分了田亩,这些人便为官府缴纳血税,征战沙场。
明明是一帮没甚底蕴且依靠田亩产出的军汉们,却是糜家在辽东最大的贸易对象,东海的水晶,中原的丝绸、漆器,通过海船、大车,一辆辆的运往玄菟郡,为府兵家庭增添富贵气息。
糜辉很清楚,尚且处于积攒家底阶段的辽东百姓根本消费不起那些商品,故而对府兵消费力暴涨原因就更加好奇了。
近些日子,糜辉通过多方打探,可以确定府兵的暴富原因极有可能与面前这个壮汉有关。
明明天气寒凉,可施发却习惯性的露出光头,此刻正有丝丝白气蒸腾,没来由的让糜辉联想到卤蛋。
施发手里抓着一顶貂皮帽,油光顺滑的皮帽被他在手心随意揉捏,让一旁的糜辉看得皱眉不已,若他看的不错的话,施发手中的那可是上好的貂皮,这种品质的毛皮放在东海等地,价值堪比黄金,可比他身上的皮衣贵重多了,却被眼前的汉子随意把玩,着实有些暴殄天物了。
施发没有在意糜辉的眼神,仔细倾听方陌讲话的他,看向场中方陌的眼神带着惊异:
“唔,这不是那帮工部大匠忙活的东西吗?据说是使君下达的命令,我在煤窑看过这器械,是烧煤炭驱动器械,专用于提水的。听这方陌所讲,还可以用于工坊?听着不错啊,辽东最不缺的就是煤了,若是冬日也能生产,我等能够产出多少物资?唔,这样一来,原料不足又成问题了啊....”
施发说着话正要向旁人搭话,便瞧见糜辉那一脸肉疼的表情,正在揉捏皮帽的动作一顿,极为豪迈的一笑:
“呵呵,我施发自小便是个苦命人,习惯了吃冰卧雪,不习惯这皮帽,戴着憋闷。糜掌柜喜欢这帽子?来人,给糜掌柜拿两顶来,要最好的,上好的紫貂皮。”
“呃.....”
糜辉还未反应过来,手里便多了两顶皮帽,源自手心那顺滑的触感让他一时沉醉。同时他也反应了过来,对施发的身份有所猜测:
“施兄弟是做皮帽生意的?”
“呵呵,幸使君成全,大昌号经营毛皮生意.....”
施发咧嘴一笑,粗大的手指在空中比划:
“辽东以北的皮毛生意,都得经由我大昌号的手,皮裘,皮帽,皮手套,皮包皮鞋皮腰带,经营各类皮具,毛皮成衣,贵重皮货皆可提供.....”
施发侃侃而谈,介绍着他所经营的生意,就差掏出一张名片了。
“嘶....”
糜辉闻言深吸一口凉气,他从面前汉子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些东西,施发所做的生意乃是明晃晃的垄断,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的东洋公司的诞生,只不过他们所涉及的乃是北地特产皮货而已。
他小心的翻开手里的皮帽,从那不起眼的缝边上看到了几个不起眼的小字:大昌号!
接着他很快反应过来,他说穿戴的皮裘,好像就有类似标牌,做功比之南方的精致女红也不遑多让,更为关键的是,糜辉很清楚,这些皮具的加工都是使用器械,效率产出与从前根本无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