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战(1 / 2)

初平四年,十月下。

冀州,安平。

信都城南三十里,旌旗招展,来自燕地的幽州大军,与河北的冀州大军于此会猎,人数达十万的军兵将地面上的一切淹没,他们砍伐树林,推平土丘,挖掘壕沟,堆叠土台,搭建高塔,以人力构建一个又一个地形工事。

随处可见的木寨矮墙上插着零星箭矢,由人畜趟出的黄土道上残留着斑驳的红色痕迹,转运的夫子埋着脑袋,将胸腔中的愤懑压进泥土里,身披铠甲的将军耀武扬威,张扬他们的武技。

自从绛水不再是袁军稳定后方时,双方的大战便就不可避免,自那日袁绍与众将公开盟誓后,袁军便已经做好了与公孙度死战之准备。

大战初始,连绵的交锋不断,先是蔓延在整个平原上的频繁而又激烈的斥候战,一匹又一匹的高大良马,一个又一个的忠诚骑士,在这样的冲突中接连倒下,只为向主将送去最前端的军情,双方主将似乎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毫不留情的决心。

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面对成体系的斥候战,袁军凭借良家子而建的骑兵军队尽管战力占优,可战果寥寥,袁绍最后还是下令收兵,结束了这种如同小孩子打架般的战斗。

斥候战结束,往往代表着大战开始。

清晨的晨雾未散,金黄的日光洒在大地,将这修罗场渐渐照亮。

滴滴!

负责前出的斥候射出警示的鸣嘀,战马朝着营地急速冲锋,马背上的骑士恐慌回头。

他的背后是整齐列阵的军兵,犀利的兵甲刺破尘烟,晨雾掩映下出兵的袁军朝着南下的幽州骄兵露出了狠厉獠牙。

袁军出兵了!

咚咚,咚咚咚!

牛皮大鼓被猛地敲响,声波震荡着平原上每个人,无论勇气还是胆怯。

嗖嗖嗖!!

自黑压压营寨而出的袁军列阵前行,负责掩护步兵的弓弩手朝着进逼的幽州骑兵射出警示箭矢。

幽州大营中,吃着胡饼喝着粥的公孙度听闻消息,囫囵吞下稀粥,将胡饼捏在手里,将之撕成小块扔进嘴里,含糊下令:

“命令各部按战前部署,前出作战。”

接着其人翻身上马,长长的披风招展,眼睛扫过一众僚属,嘴角翘起,大手一挥:“走,咱们去会会袁本初!”

胯下战马嘶鸣一声,载着主人越过嘈杂军寨,越过行进步兵,越过重重沟壑,终于抵近了战场边缘。

隔着薄雾,公孙度能够望见冀州军不断向北抵近的坚定身影,重重人影犹如一道向北压来的黑色高墙。

“车兵!?袁本初这是将我当成了匈奴啊!?”

当看清了袁军前锋布置,公孙度的嘴角一扯,苦笑着自嘲一声。站在袁绍的角度上看,要与拥有数万骑兵的公孙度作战,若从史书上寻找制胜答案,便只有前汉克制胡骑的车兵了。

就在公孙度为袁绍的苦心孤诣感叹时,他的四周正不断汇集军士,赶往前线的步骑兵,越过公孙度所在于袁军前方列出一道道钢铁军阵。

正是有了骑兵在侧的机动优势,幽州军这才能够在燃起硝烟的战场上悠然列阵。

从战略上讲,拔营南下的公孙度所部乃是疲敝之师,可论战术,在公孙度看来,能够决定在何处作战的幽州军,才是那个以逸待劳的胜利之师。

负责搭建将台的匠人们在一旁忙碌着,钢铁地盘的车架配有八个车轮,力夫们围着车架打下木桩,匠人们将预制的木制构建互相卯榫,片刻之间,一座可由犍牛拉拽的高台便在战场之上升起。

交战人数可达二十万的战场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若从天空俯瞰,自白练似的绛水向北,宽阔的袁军营寨正涌出列列军兵,而在信都左近,文丑、高干大营也大开营门,行出偌大军阵。

两竖一横,尽管没有连接,看着仍像个巨大口袋。

而公孙度所在位置,正阻挡在对幽州军最具威胁的袁绍大军面前,这样的布置,看似仿佛随时都会在三面合围下全军覆没,可公孙度自有其依仗,不说稳若泰山的信都城可作为大军后援,且说纵横平原的幽州骑兵就能让袁绍的任何奇袭化成泡影。

“文丑、高干如何了?有何动静?”

安坐在台上的公孙度放下望远镜,朝着一旁询问,他的目光看向左右,仿佛透过层层阻碍,看见了两双深深恶意的眼睛。

“文丑、高干两军并未大动干戈,仅仅是出寨与我军相持,没有向战场机动的迹象!”

“呵!给他十个胆袁本初也不敢将他们调回!安守营寨或可存活,真若在我军窥视下向南行军三十里?徒增伤损罢了!”

听着手下汇报,公孙度极为得意笑道,这也是公孙度所得意之处,凭借出人意料的机动速度,公孙度在袁军反应过来之前抵达战场,根本没有给袁军汇集兵力的时间,这才造就了而今的战场局面。

可以说,他的提前进场,将袁绍两支战力颇强的军队置于了而今的尴尬局面。

“今日文、高两支军队同时出兵,虽是相持,也说明了袁本初的决战之意!他是想要物尽其用,让文、高两支军队拖住我军足够兵力,给他们的正面战场争取兵力优势!”

“战场胜负不在文、高两地,而在袁本初主营,即便我等放任文丑、高干两军又如何?三十里地,行军至此已是疲弱之军,根本不能对正面战场有任何影响。主公应当嘱托秦将军,应注意两军骑兵,防备其偷袭正面战场!”

“是极,当务之急,乃是覆灭当前袁本初所部!观其军势,颇为雄伟,军阵齐整,不类其他诸侯,乃我幽州之大敌也!”

一旁的幕府僚属纷纷出言,指点着正面两军态势,分析着战场局势。

“唔,”

公孙度闻言颔首,能够进入他幕府的,都是有些军事涵养的,也道明了而今形势关键,覆灭袁本初所部!

“打起来了!!”

时刻举着望远镜不曾放下的陈江忽地开口,让高台上的喧嚣为之一静,就连公孙度都不由抬起望远镜,朝着战场眺望而去。

幽、冀双方的大军尤如两个巨人一般行动缓慢,双方中军列阵日久却尚未进入交战距离,战斗的位置在战场右翼,幽州军的骑兵正向着行进中的袁军军阵侧翼发起冲击。

军阵发展至今,其原始目的从未发生改变,都是汇集众人之力以抵抗他人,众达数万的袁军列出几乎铺满整个平原的巨大军阵,若仔细观之便能发现,军阵亦有间隙,大型军阵往往由数个小型军阵构成。

位于战场侧翼的便是数个小型军阵,与巨型军阵内部充满安稳气息不同的是,侧翼的他们拥有最多的大盾,最多的偏厢车,最多的弓弩,以及最善战的武士。

“弓弩手准备!”

袁军军官们自偏厢车的缝隙观察到骑兵冲击的身影,当即起身一边高呼,一边提起长矛站在盾牌手背后,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厮杀!

嗖!

身披铠甲的弓弩手军官眯着眼睛抬起手弩朝着远处射出标射箭矢,赤色羽箭越过高空,划出火红痕迹,直到插入骑兵冲锋的队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