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方陌(2 / 2)

“所以当时在下便叫工匠给这火炮钻了无数个等距小孔,随后我等便在内部点燃定量火药,火药爆炸,气体逸出,只要测量出各个小孔的气体大小,便能根据这大小来确定其所在的管壁厚薄。”

公孙度一听,便知道眼前这人是个有灵性的,虽其人口口声声说是师从公孙度当年的所为,可公孙度对自己斤两很是清楚,至少他当时便没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哦?那你是如何测量的?”

这时候的辽东还未研发出合适的测量气体压力的仪表,工匠们还是依照惯性采用着冶铁所流传出来的重力阀的样式来控制气压,对于具体压力的测量,始终缺乏手段。

公孙度的问题似乎挠到了方陌的痒处,他挑挑眉头,打一声响指道:

“简单!我将那火药固定在无风的室内地上,且在室内铺满面粉。点燃火药后,火药气体的爆发,会在炮管的四周冲击出不同的轨迹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我将不同轨迹的长度绘制成图表,根据规律继而列出术数方程,便能得到这类型火炮的定型参数。

虽然有些误差,可之后的火炮模具制造,皆是严格按照我的方程来的,事实证明,术数远比匠人的经验准确。

对了,主公提到的加农炮,我亦试验过,其与火药的量,炮筒直径,炮筒长度皆有关系。

但并无太大的困难,只要给我时间,在下定然给主公交上一份精准的加农炮模型图表数据。”

一旁的公孙度却是越听眼睛睁得越大,真心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方陌与王烈的那位得力手下徐岳,都是当世有名的算圣刘洪的门徒,这些人一心钻研学术,不甚参与诸侯、朝堂间的争斗,算是此时天下间纷纷扰扰士林中的一股清流了。

方陌口中的不甚困难,在公孙度眼中,是将跨越了几个世纪武器在东汉复刻的伟大壮举,这一刻的公孙度心中只有一句话:

“数学,真他么有用啊!”

公孙度忽然意识到了刘洪这位老人家的巨大作用,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中,似乎从未听说过此人,生怕对方会因为东汉的纷争而丧命的公孙度很是急切问道:

“令师现居何处?”

方陌听公孙度询问刘洪,当即肃然拱手,面色很是恭敬应道:

“先帝在位时,老师便被朝廷任命为山阳太守,至今已有四年。上次通信时,老师还说,而今的兖州牧曹孟德是个人物,将来必有大作为!”

“兖州啊!还是个太守,不大好办。”

听着方陌的言语,公孙度心中摇头,将原本想要将这个老先生劫夺来为他打工的想法给抛之脑后。

倒是方陌的精彩表现,让他注意到了那个一直在沓氏踟蹰的算学大佬徐岳,上一次知道此人消息,还是从王烈口中得知此人专门为钱庄发行纸票,以及州府的物资储备,建立了一个术数模型,以此作为标准,指导中央钱庄的运转。

当时的王烈先是大喜,接着便是苦恼了,因为想要将徐岳口中的模型用于实践,其需要的算学人才,就不是个小数目。

这,也便是王烈后来向公孙度申请就近在沓氏建设一座算学院校的起因。

到了最后,公孙度态度诚恳的向着方陌一礼:

“先生大才,而今为某立下大功,有何所求?某皆可一应应之。”

方陌连忙回礼,对于公孙度的承诺,他也并非无所求,皱眉思索一番后答道:

“在下不喜俗物,唯爱术数,器械之物。

早在沓氏之时,在下便听说主公有墨家传承,亦有人称主公乃天授之才。

陌不才,恳请主公授业于某。”

方陌说完后径直拜下,等待着公孙度的回应。

望着眼前这个时刻散发着工科狗味道的年轻人,公孙度对此人其实很有好感。

但说起授业,这一点公孙度就有些惭愧了,前世的那些学识,除了早期他印象较深时被他誊抄在纸张整理成册外,而今随着日常的事务繁忙,公孙度肚子里的那点存货,只有偶尔的记忆触发才突然闯入脑海。

但看看眼前的年轻人,公孙度还是笑着摆摆手,将之扶起身道:

“罢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某便收下你这弟子便是。”

刚刚立起身的方陌听到公孙度应允,很是兴奋的再度拜下:

“弟子拜见老师!”

公孙度见此面色也多了些许温和,这时代的师生关系有时比血缘关系更为牢固,当即拍拍对方肩膀笑道:

“呵呵,不用多礼。

某事务繁忙,其实也没多少学识可以传授于你的。

倒是你,古话讲,有事弟子服其劳。将来,可有你忙的。”

“不怕,弟子就是个劳碌命,这天下之事,万物之理,亟待我辈探寻。弟子时刻不曾懈怠。”

公孙度收了这辈子的第一个学生,心中自是高兴,转身从静室的书架上取出几本册子道:

“这些书你先看着,今后或有不懂,或可寻我。

另外,既然你擅长研发之事,工部内的那些机密项目,也可对你开放,其中兴许有你感兴趣之物。”

方陌接过厚厚的一叠书册,眼睛粗略的扫过上边的名字:高数、物理、化学、生物、金属工艺学若他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每个标题的后面还跟着俩字:简述。

就在方陌要躬身道谢之时,公孙度却是一拍脑门,从自己的书桌抽屉里取出一本笔墨很新的册子道:

“对了,这里还有一本,带图文的,比你手上的有趣多了。”

方陌好奇接过,眼睛扫过标题:《奇器图说》,后边还跟了几个小字:现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