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好机会,莽夫(1 / 2)

箭矢凌乱的飞过火光,扎入奔跑的身体,摔倒的身影瞳孔中倒映着面孔朝下的同袍,粘稠暗红的血渐渐蔓延至一起,在被砸出的坑洞中汇聚成一个小血泊。

后方跟进的士卒随手抓住木梯的一节,一手举盾,顶着上方倾斜的箭雨嘶吼着奔跑上前。

一架云梯在城下二十多丈的位置正在燃烧,木制的结构不时爆出噼啪声响,黑烟蜿蜒升上天空,与城头的黑烟遥遥相对,对面而舞。

前方城下,有展开的云梯搭上城头,攀爬的身影偶尔发出惨叫跌落下来,墙根处满是摔死的尸体与成堆的擂木、滚石,暗红的血迹覆盖了褐色的土地。

呼喊呵斥的声音、巨石抛飞的呼啸声、奔跑脚步声、火炮的轰鸣声在汴梁城上下不停发出,代表着将领的旗帜排开,随着秋日的风猎猎作响。

吕布站在望车上,四周是穿着黑甲、手持大盾铁矛的左武卫甲士组成防御战阵,手持神臂弓的射手在内列成三排,有两架床弩分列左右。

写着“齐”、“吕”两字的大旗在上方飞舞,远眺的身影收回目光,看下从正中位置偏向西边的日光,迈步下了望车。

“让前方的人停下吧。”随口发出命令,吕布转头看向王政:“这里能用水淹……”,停顿一下,又摇摇头:“算了,当朕没问。”

插着腰站在那里面无表情。

王政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出声,汴梁防守力度昨日他就经历一遍,今日陛下试探当是有了决断了。

“传令,大军准备后撤,没必要用人命去填了。”吕布走去赤兔旁边,板着马鞍踩镫上马,赤兔动了一下,在原地踩踏两下,打个响鼻。

“喏!”

传令兵挥动手中令旗,当当当——,鸣金之音在天空下回荡,前方正在攻城的降兵与齐军步卒开始有秩序的向后撤退。

不多时撤出城头投石机、床弩的范围,偌大的军阵开始缓缓撤退,消失在城下位置。

“退了……”

“终于退了!”

“万胜——”

汴梁城墙上,不少守城的士卒将领高呼出声,有穿着禁军服饰的人跪到地上抱着一具死尸痛哭失声。

李纲皱着眉头看着外面远去的齐军,又抬头看看尚自明亮的天光,心中对齐军现在撤离有着不解,半晌开口:“来人……”

“节帅!”

几个面上有着黑灰的守城将领过来,抹一下脸上汗水,一张脸顿时更脏几分。

“让青壮打扫城头,传令下方后备士卒上来替换守城。”

李纲握着剑柄,看着远处消失的黑色身影叹一口气:“虽说齐军退了,也要小心防备他们偷城。”

几个将领连忙抱拳:“是。”

点下头,李纲一转身:“来人,入宫。”

……

城内街道上满是士卒、衙役的身影,普通百姓待在屋中躲避着可能的战乱,代表敌军退却的钟鸣声响起之时,在街上巡弋的衙役方才敲响手中铜锣,喊出“太平无事,可出家门!”的话语。

李纲没去注意逐渐开始出门的平民百姓,一路骑马匆匆而过,在皇宫中甩蹬下马,一路飞奔入赵桓所在的殿内。

大门口处的禁卫没有拦截任由他一路走入进去,刚刚打开两扇木门就听着一道熟悉的声音。

“官家,外面齐军撤退,这可是个好机会,若是此时派出使者入营商量和谈之事,说不得齐人就此……”

“放屁!”李纲听的心中火起,一张略黑的脸染上红晕,直接走过来,用手一指说话的李邦彦:“我等在城头打生打死,为的就是能够不卑躬屈膝的入齐军营帐跪在地上祈求和平,你这厮竟然还在鼓动官家行此软骨之事。”

接着横眉怒目看向赵桓:“还请官家斩此撩,维持我大宋朝堂清明之气。”

前方站在赵桓侧面的李邦彦脸上发黑,赵桓也是神色略显僵硬,半晌扯了下嘴角,露出个似笑非笑的模样:“李行营多虑了,士美(李邦彦字)不过是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朝还未有引言获罪之说。”

想了想,不等李纲开口,连忙道:“正好你来了,城上情形如何?”

李纲闻言知道奈何李邦彦不得,只得勉强收了怒气起身:“齐军退却的早,我军损失不多,只是城墙损毁不小,需要连夜修补。”

“此等事情交给你,朕是放心的。”赵桓点点头,不欲多说,一挥手:“今日打退齐军辛苦,朕准备了御酒烤肉,李行营带着去城上,代朕好生感谢今日守城之军,退下吧。”

李纲无奈,知道这是皇帝在寻法子不与自己交谈,只是今日一战也确实没太多好交代之言,又接了劳军的任务,思绪转动一下,还是应了下来,说一句“臣告退。”,在这殿中待了没多久的行营使就这般被打发了出去。

李邦彦看着他退出,鼻子中“哼哼……”两声,看坐着的皇帝面色青黑,眼珠一转,凑到赵桓身旁:“陛下,李行营确实是国中柱石,奴婢听闻城中士兵都对其信服的很,让往东不敢往西,就是军中素来有名望的将领说话也没他好使,有些将士对此颇有微词。”

“……你这厮,莫要说些挑拨之言。”年轻的少帝横了他一眼,沉默几息,忍不住开口:“你说真的?”

李邦彦谄笑一下:“自然,欺瞒谁也不敢欺瞒官家恁啊。”,身子又弯的更低了一些:“西军种家两位老帅乃至其军中悍将姚平仲皆在城中,仍是被李纲以身份压制着,西军的爷们儿都对此愤恨不平。”

“西军……那是太上皇的。”赵桓口中轻声说了一句。

李邦彦连忙摇头:“官家此言差矣。”

赵桓转头斜眼看他。

“西军是大宋的,只要恁是官家,在这龙位上坐着,他还能翻出天去不成?况且他们之前确实是效忠太傅,不过现在嘛……”

看赵桓面上若有所思,李邦彦更是压低几分声音:“童贯北伐之中连出昏招,多次失利,致使大批军将战死,尸首魂魄不得归乡,军中还有多少人愿意一根筋的效忠他?”

赵桓眼神一亮:“你的意思是……”

李邦彦抬头看看外面:“之前西军有不少将领说,愿意为官家效死,只是一直被李纲拦着,没能见着陛下罢了。”

年少的皇帝直直看着露出谄笑的内侍,伸右手向上招动一下,李邦彦凑过去,耳中传来低低声音:“你去将种师道、姚平仲招来,别让李纲与太上皇的人知道。”

李邦彦笑一下,整个人几乎折成个“丨”字:“是。”

……

种师道兄弟与姚平仲等将自然没有李邦彦说的那般大怨言,身为军人,听令卫国乃是正常的。

况且走到他们这个高度,身为将门的当家主,家族前途已经与大宋密不可分,是以这几日的守城战这些从西北过来的援军也是任劳任怨。

然而这等情形也就到前几日为止,太上皇、媪相童贯、李邦彦等人都在派人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