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房子到手(2 / 2)

“刘干事,我想老刘的意思是,咱们院里住房困难的邻居较多,他想帮忙问一下,什么情况下才能申请住房。”

他这话明着是在帮刘海中解围,实则也有点拱火,给刘玉凤添乱的意思。

毕竟院里可不止是阎家和陈家居住困难,还有不少其他人家里也挤挤囔囔的,刚才还七嘴八舌的想现场申请呢。

“对对对,刘干事,我就是这个意思。”

刘海中也赶紧接上话,自我解释了起来。

刘玉凤当然也听明白了易中海的意思,不过此时她也没计较,她本就打算把事情的原由说个清楚明白。

街道办毕竟是代表了国家,她此时的身份让她在明面上是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而且还要公开才行。

“申请住房的条件,我们街道办有详细的规定,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阎解成同志和陈芳同志她们都是有了正式的工作,这也是我们会优先考虑的一点。

再一个来说,你们也看到了这个房子的情况了,要想住进去,是必须要花费一大笔资金来修缮才行的。

而现在国家的情况,想来你们也都知道,是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干这种事的。

所以我们在分配这个房子之前,也是征询过他们的意见,在他们愿意主动出钱替国家修缮的前提下,才分配给了他们。

如果你们之中有谁是满足了那些条件,并且也愿意自己出钱修缮的,我们街道办也欢迎大家去申请,为国家减轻负担。”

刘玉凤话一说完,刚才还吵嚷着也要申请房子的邻居们就默不作声了。

他们刚才那么积极的争取,也是出于心里不平衡,以及抱着想占便宜的思想,还以为这房子会是由正府这边统一修缮好了,然后才租出来呢。

现在听说,要自己出那么大一笔钱去修缮,当然就没有兴趣再申请了。

毕竟这房子是属于国家的,又不是属于自己的。

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岂能这么拿来打水漂玩儿?

其实人群中也有乐意出钱修缮,同时也有这个实力的人,比如刘海中,易中海这两个轧钢厂的高级工。

但问题是他们都没有合适的理由去申请啊。

刘海中家老大调走了,老二不知所踪,仅剩下一个老三,根本没法儿提出申请。

易中海就更别说了,他们老两口现在住着两间房,而且连个后代都没有,就更没有资格开口了。

所以他们俩都哑了火。

当然,人群中某些个有点存款,但是出了这笔修缮费用后,就可能会伤筋动骨的邻居,还是不免动了心,只是他们都很犹豫,不知道这倒座房值不值得去申请。

在邻居们低声议论的时候,刘玉凤已经让阎解成和陈芳分别签署了租房合同,还把象征房子归属的钥匙分别递给了他们,并为他们指了指各自分得的房子。

倒座房这里一共有四间,其中靠大门一侧的那一间单独的好房子已经有人住了(古称‘塾’,少爷读书的地方)。

而现在阎家获得的依旧是电视剧中所住的那一间,而陈家得到的就是他们的隔壁,属于倒座房的中段。

两间房子的大小都差不多,但是陈家所获这间房子的损毁程度要严重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人家阎家先去申请,当然会选择好一点的那一间了,能节约不少的修缮费用呢。

而陈家就只能选择次一点的了。

陈近文和陈芳都站在自家分得的房子门口察看情况,属于自家的这间房宽约三米,进深约5米。

如果单纯按面积来看的话,是要比他们现在所住的后院那间耳房稍微小一点点。

但还是前文所述,这间房子的位置,以及舒适度都是比不上后院那间的。

只是陈近文不在乎这一点,毕竟他只是当做单纯的住宿而已。

大概看了一下后,陈近文就对一旁的刘玉凤说道。

“刘干事,我们有几个问题,一个就是修缮的工人和材料方面,我们是自己去找呢,还是能得到街道办的帮助?”

“施工方面我们可以介绍施工队,至于材料方面,我们也会开具介绍信给你们的。”

“我还有个问题,咱们这边修缮的话,能把房屋加高一点吗?”

“这个不可以,只能维持到原有的高度,不仅如此,房子的整体外观还不能跟旁边的有所不同,必须要保持一致。”

“呃,这样啊。”

陈近文有些遗憾,他刚才还琢磨着,要是可以加高的话,他就准备隔一个二楼出来,这样就可以获得多一倍的使用面积了。

看来京城从这个时候起,就已经在注重某些古建筑的保护了。

刘玉凤自然也明白陈近文的意思,在这个问题上,她就爱莫能助了。

随后陈近文又问了几个其他的问题,而阎埠贵也趁机过来询问了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

等解答完了所有的疑问之后,刘玉凤才起身离开。

她走后,某些个觉得无趣的邻居,也陆续离开了。

只有几个十分空闲的人,才留了下来,跟阎埠贵闲聊着什么,还偶尔给出个修缮方面的主意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