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的身后,这场国战的三位核心将领,并肩而立,如同三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汉王朱高煦,身披特制的赤金战甲,那战甲之上,仿佛有流光涌动。
他手中,紧握着那杆被赤金龙气蕴养多日,显得愈发神异非凡的“破军”长枪。
他站在那里,如同一尊不败的战神,威风凛凛,气势如虹。
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属于他的,金戈铁马的战场。
之前,那内耗的心态,似乎都被这即将到来的,酣畅淋漓的战争,给冲淡了许多。
他发誓,要用敌人的头颅,来洗刷自己的愚蠢!
要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来重新赢回,四弟的认可!
赵王朱高燧,同样身着一身玄色重甲,那甲胄的样式,比汉王的,更为贴身与灵活,充满了实战的美感。
他的腰间,佩着那把,名为“无影”的法宝绣春刀,刀未出鞘,却已然有森然的寒气,四散逸出。
他站在汉王的身旁,眼神阴鸷,杀气内敛,如同一条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准备发出最致命的一击。
兄弟二人,一个霸气外露,一个阴沉如水,并肩而立,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彼此间那无形的竞争气场,几乎要凝成实质。
而站在他们二人身前的,则是此战的主帅,大明军神,英国公张辅。
他一身素银甲,显得沉稳而内敛,仿佛一块无论历经多少风雨,都无法被撼动的磐石。
他从朱棣的手中,恭敬地接过那方沉重的,代表着无上兵权的帅印,眼神中,没有半分的激动,只有对胜利的,绝对执着。
太子朱高炽,则代表朝廷,对着下方的二十万将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并以储君的身份,立下军令状,承诺粮草军需,绝不会有半分拖延。
战鼓,擂响!
号角,长鸣!
大军,开拔!
……
大军行进途中,暗流,开始涌动。
每日黄昏,例行的军事会议,都变成了汉王与赵王的主场。
整个中军大帐,都充满了火药味。
汉王朱高煦,凭借其丰富的对蒙作战经验,以及《赤金龙战决》带来的,那股一往无前的霸道气势。
他主张,放弃一切花里胡哨的计谋,集中所有骑兵精锐,以快打快,直接发挥大明铁骑的优势,找到敌军主力,正面,碾压过去!
在他看来,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三弟,打仗不是靠你那张嘴皮子!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学那些文人,搞什么阴谋诡计,只会丢了我朱家皇室的脸面!”
他指着沙盘,唾沫横飞,声如洪钟。
而赵王朱高燧,则完全不赞同。
他凭借其灵活的头脑,每日,都会提出各种各样,听起来天花乱坠的“奇袭”、“伏击”、“分化”的计策。
他试图在战术上,彻底压倒自己的二哥,向所有人,尤其是向远在京城的那位四弟,展现自己的“智慧”。
“二哥此言差矣,”他指着地图道“兵者,诡道也,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方为上策,若只会蛮干,与那草原上的野兽,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