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已是大鸿二年秋,黄鸿进入死神世界也已经将近两年。
这短短时间,大鸿的扩张之迅速简直快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灵子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一步步缩小,交流变得更加方便。
天下这盘棋,从来都是赢家通吃,当大鸿的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所过之处便再无对手。
而军事实力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文化和制度入侵,属于大鸿的各种廉价商品通过商人倾销至世界各个角落,让所有人都知道了遥远的东方有这么一个天朝上国。
向往,羡慕,崇拜,恐惧……
这些情绪不断积累汇聚,当大鸿的军队真正出现在他们面前时,那些外邦部落就只剩下臣服。
当然,反抗者也是有的,但在大势之下不过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藓疥之疾。
真正更值得让黄鸿关注的,还是类似燕岭这样的妖鬼之域,这才是能威胁到人族生存的大患。
燕岭的清理也并非一帆风顺,自从量变引起质变,使得燕岭的妖鬼之力整体削弱开始,就不断有燕岭深处的强大妖鬼出来作乱。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被挡了回去,但偶尔也有让武卫损失惨重的情况发生。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十只强大的异形妖鬼发动突然袭击,仅仅一个照面就险些将木头杀死。
好在木头自从人面虎那次接受了黄鸿的附体后,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于妖鬼之力不再本能抗拒,掌控也是与日俱增,能够爆发出更强的力量。
抗住了第一波突袭后,木头直接叫‘家长’将那十只强大异形妖鬼灭杀。
至此,燕岭的平定进入倒计时。
天下间,类似燕岭这样的妖鬼之域还有很多,并且它们还在不断扩张,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终有一天会使得人族再无生存空间。
自从大鸿建国开始,黄鸿就坐镇中庭,没有离开半步。
但他的思想,却好似能够跟随王国扩张的脚步不断向外蔓延,逐渐将整个天下纳入掌中。
并且,随着一个个妖鬼之域被清理,天地给予的馈赠也越来越多,这让黄鸿在恍惚间,似乎隐隐触及到了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秘密。
某一刻,像是突破了某个临界点,黄鸿的神性一面骤然升腾,他的思想变得缥缈深远,原本晦涩的天地奥秘在他眼前展开,变得清晰明了。
黄鸿看到了世界的本质,同时也明白了世界的残缺。
天生万物,讲究的是循环往复,才能永续。
但,天地间妖鬼横行,却是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本的秩序,长此以往,世界必将倾覆。
唯一的补救之法,就是建立三界,重塑循环,让生命灵魂得以往复。
这,就是灵王的使命。
在明悟这点的同时,黄鸿还看到了更多。
那就是,他在这个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补天的女娲,更是被用来补天的那块五彩神石!!
一旦黄鸿接受了灵王的使命,那么他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挂在天上成为三界的楔子,自身意识也会因为世界的冲刷逐渐丧失自我。
更关键的是,在神性的影响下,灵王心中会只剩下拯救世界的念头,不会有任何抗拒情绪。
这也就难怪死神世界原本的灵王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了。
不出意外的话,在神性的干预下,黄鸿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嗯,不出意外的话!
就在黄鸿的意识在神性的引导下逐渐迷失时,突兀的,一股同样浩大的意志出现……
那是田地里的农民,那是走街串巷的游商,那是辛勤工作的牛马……这是,属于大鸿的万家灯火,众生之愿!
属于黄鸿的人性一面开始拔升,转瞬间就来到了与神性等同的高度。
在神性与人性的拉扯中,黄鸿缓缓找回自我,他嘴角微微勾起,明白自己想要的已经基本达成,接下来,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三月之后,祭天大典,大鸿王国将升格为帝国!”
随着黄鸿的命令下达,整个大鸿都开始全力运转起来,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为三个月后的祭天大典让路。
扩张中的各路大军开始回防固守,对于那些妖鬼之域的攻略也暂时停止。
冬至,泰山。
说是泰山,其实就是距离白云城几十里外的一座巍峨雄山,原本这里自然不叫泰山,只不过当其被确定作为祭天大典的地点后,就被黄鸿改成了这个名字。
至于选择冬至,也有白昼渐长象征新生的含义在内。
当前时代,所谓祭天大典还是首例,自然没那么多规矩,黄鸿虽然知道一些相关事项,但也不准备将祭天大典弄得太过复杂,就根据
包括斋戒,提前三天净心洁身;祭品,牛、羊、猪等牺牲,玉帛、美酒、五谷;迎帝神,燔柴炉焚烧犊牛,烟气通天;三献礼,初献玉帛、亚献酒醴、终献祭文……
最后,黄鸿宣布:“从即日起,大鸿王国升格为大鸿帝国!”
群臣拜谢,万民欢腾。
等流程走完,黄鸿并没有离开祭坛,而是静静望天,沟通着那一缕冥冥。
霎时间,风云色变,天地倒悬,高天之上升起一道金色门户,虚幻的台阶盘旋而下,停在了黄鸿身前。
黄鸿说道:“朕闻天有九阙,地载八荒,今感昊天垂象,启玄门于圜丘!”
“昊苍垂象,启玄牝之门;紫气东来,证朕膺天命之符。”
“尔等当知,朕即天之子,亦为万民父。”
“昔尧禅舜让,终守土治水;禹铸九鼎,未辞涂山之会。”
“朕今效法先圣,以山河为丹陛,以社稷作瑶台。”
“传谕三界:自今日始,朕之神魄永镇紫微垣,凡日月所照,皆为朕之明堂;江河所至,皆作朕之圜丘。”
“尔等文武当如二十八宿拱卫北辰,持笏板若持天宪,理阴阳如理经纬。”
“朕虽驻跸九重,仍御朱批于云汉;纵宴瑶池,必察民瘼于尘寰。”
“若遇奸邪蔽日,当降天罚如商汤祷雨;若见贤良困厄,必遣祥瑞若文王得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