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大明商帮(2 / 2)

而他们经营的商品,主要是垄断了垄断了大明官方“茶马互市”贸易,他们将四川、汉中茶叶运往西北换马匹。

并且将贩运江南棉布至西北,收购甘、宁皮毛南下。

陕商的主要特点就是,依托丝绸之路要道,专营西北与中原的物资交流。

第四就是江右商帮,也就是江西省内的商人,主要集中在抚州、南昌、吉安等地。

他们经营的商品,首先便是瓷器。他们将景德镇生产出来的精美瓷器,经过赣江水路,一路向东,向南,向北,销往全国及海外。

其次便是粮食了。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在这个背景下,江西商人贩运湖广米粮至江浙,也是一条不错的商业道路。

江右商帮的特点便是,能够深入西南、湖广等地区,其中以中小商人为主,渗透能力极强。

第五就是闽商与粤商。闽商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州一带,主要靠海外贸易。可以称之为大明海外走私的主导者!

现在受招安的郑芝龙就是其中走私的杰出代表。

闽商主要经营生丝、瓷器、糖、铁器等,主要线路就是走私到东瀛倭国、琉球,暹罗等东南亚国家。

而且闽南产糖,还有武夷山茶,这些都是海外诸国比较稀缺的东西。

而粤商则是集中在广东省的广州、潮州等地。主要经营进出口贸易,他们通过大明开放的市舶司进行贸易,在澳门与葡萄牙人交易,输出丝绸、瓷器,输入香料、白银。

而且佛山冶铁业发达,珠江三角洲糖业还有各种水果,都可销往大明国内外。

最后,也就是如今崇祯皇帝接见的这些苏州和扬州的商贾了。他们被称为洞庭商帮。

他们则主要依托苏杭产地,经营高档丝织品。

他们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小于晋徽,但精明稳健,比较专注长江流域民生商品流通。

……

如今大明北境国土已经沦丧,晋商和陕商此刻分别已经归顺了大顺和大清,现在崇祯皇帝自然不能召见他们,与之合作了!

不过崇祯皇帝此时召见位于江南的几大商帮,自然还是比较轻松的。

所以,此刻这些苏州和扬州的商贾们,听说崇祯皇帝还约见了势力比他们大的多的其他商帮,这些精明的洞庭湖商人们,自然就不能在藏着掖着了!

他们的领头人周文远向左右看了看,得到一些商人的眼神答复后,他立马转身对着崇祯皇帝行礼道:“啊!启禀吾皇,陛下圣虑深远,暂开海禁,许我等‘以商代捐,强我大明’,实乃纾解国难之良策。江南百姓,感念天恩。”

他话语依然谨慎,绝口不提“贸易”,只强调“代捐”,这是崇祯皇帝与江南士绅们达成不必宣之于口的微妙默契——大明皇帝默许他们参与到出海贸易上来,所获巨额利润,需以“捐饷”的名义上缴大明朝廷,填充近乎枯竭的大明户部的财政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