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5章 白传捷报王疑困,任展奇谋连请援(1 / 2)

魏白连忙将竹简递到魏王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欣喜,“大王您看!

燕国大军已经开拔,正往武安攻去!

这是釜底抽薪的妙招啊!

只要我们能在陈留多撑几日,等赵诚回援武安,魏国的危机自然就解了!”

魏王接过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却没有半分喜色。

他手撑着冰冷的城墙,缓缓坐在地上,后背贴着粗糙的墙砖,声音无力,“你觉得……我们能撑得到那时候吗?”

魏白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垂着头,脸色难看地低声道,“可能……有些撑不住。”

那血衣军的兵锋有多锐利,他们比谁都清楚。

大梁城那般坚固的城墙,在赵诚的爆炸大炮下都转瞬化作飞灰,雍丘更是顷刻陷落。

如今魏国境内并无多少坚城,在那铁蹄兵锋之下,又能挡得住多久?

恐怕不等燕国大军攻到武安的城墙之下,陈留就已经被血衣军踏平了。

“楚国……真没打算要派援军来?”

魏王又问了一遍,声音里满是期盼。

“没有。”

魏白摇了摇头,语气沉重,“楚国要防备秦国主力,根本抽不出兵力支援我们。”

“那完了……等死吧。”

魏王彻底垮了,双手抱着膝盖,脑袋抵在膝头,声音虚弱无力,透着绝望。

城墙上的士兵们听到这话,也都耷拉着脑袋,士气瞬间跌到了谷底。

魏白也没了主意,慢慢坐在魏王身边,失神地望着天边的残月。

夜风卷着沙尘打在城垛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陷落的陈留哀悼。

就在两人陷入绝望之际,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哒哒哒”的声音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众人的心口上。

魏白浑身一僵,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他真怕又是赵诚攻下另一座城池的噩耗。士兵们也都屏住呼吸,死死盯着黑暗中的来路。

直到那快骑冲到城下,嘶哑的喊声划破夜空。

“急报!齐国急报,有仙师来援!

携十万大军,一日之内便到!”

……

另一边,齐国都城临淄的鲁府内,鲁仲连正对着案上的地图愁眉不展。

他从大梁逃回来后,刻意隐瞒了大梁陷落的消息。

只因他太了解齐王建的秉性。

这位君王本就对合纵抗秦之事疑虑重重,之前若不是他极力劝说,再加上城中突然出现的仙师压制了奸相后胜的谗言,齐王建根本不会松口同意合纵。

若是让齐王建知道赵诚已经攻破大梁、魏国危在旦夕,这位胆小怕事的君王定会立刻打退堂鼓,合纵之事也就彻底泡汤了。

到时候,赵诚攻下魏国后,齐国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鲁仲连只字不提大梁的惨状,只对齐王建说“合纵事宜进展顺利,需派质子前往盟国以示诚意,再调兵调粮准备抗秦”。

可私下里,他却忧心忡忡,连日召集齐国将领,试探他们的口风,“若是赵诚率军优先攻入魏国,诸位觉得我齐国该如何应对?”

可将领们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摇头叹气。

谁都知道赵诚的厉害,血衣军更是人人以一当十,就算集结齐国精锐和稷下学宫的方士,恐怕也不是对手。

几番试探之下,鲁仲连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策略,反倒是心头越来越沉。

“恐怕只有诸国合力,才能将赵诚围杀在魏国。”

“可如今情况紧急,哪还有时间联络各国?

万一我们贸然出兵,其他国家却按兵不动,齐国岂不成了孤军奋战?”

坐在府中,他愁眉不展。

诸国各有各的利益,就算之前谈好了合纵,也需要有人统筹指挥、监督执行才能合作顺畅。

如今连商量的时间都没有,谁敢赌其他国家会同步出兵?

若是齐国精锐折在魏国,日后面对秦国更是无力抵抗,这风险实在太大。

就在鲁仲连愁得茶饭不思,对着地图唉声叹气之际,门外的侍从突然来报,“先生,那位自称云中子弟子的晏仙师求见,还带了一位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