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洺水斩孽夺寿算,器起雄城万物新(2 / 2)

如今有能够学到这些技术,成为武威君麾下墨官的机会,哪里肯放过,为了进这学徒院,几乎是挤破了头!

嬴政与诸臣踏入院内空地上时,年轻学徒们正围着缩小版的蒸汽模型打转,墨官手持木尺讲解着管道走向,偶尔扳动模型阀门,引得学徒们发出阵阵惊叹。

而连接这一切的,是蛛网般密布的轨道。

五尺宽的轨道上涂着深色的防锈桐油,轨枕牢牢钉在夯实的碎石地基上。

被百姓称作“铁龙马”的驰轨车正沿着轨道匀速穿行。

运矿的车厢里堆着小山似的赤铁矿,黑亮的矿石磕碰着发出沉闷声响。

运煤的车则裹着粗麻布,防止煤屑洒落。

还有专门运水的罐车,车厢是密封的铜制水箱,靠蒸汽动力抽水,再顺着管道送进各坊区的蓄水池。

车轮碾过木轨的“咔嗒”声、蒸汽机车的“呜呜”鸣响,与各坊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整座工业区像一台精密咬合的巨轮,每一处都在高效运转。

单是冶铁坊的日产铁量,便从往日的五百斤跃升至三千斤,抵得上过去六天的产量。

工业区的热闹直冲云霄,城外的扩建工程也是热火朝天。

新城墙的夯土现场,十几台蒸汽夯土车正来回作业。

这铁制的大家伙足有半人高,底部是平整的夯板,蒸汽驱动下,夯板每一次落下都发出“咚”的闷响,地面随之微微震颤。

过去需要五十个壮丁轮流挥夯才能压实的土层,一辆夯土车半个时辰便能搞定。

嬴政走下驰轨车,看着那恢弘城墙已经完全成形,无比厚重高大,好似一座铁山一般伫立在那里,忍不住点头:“谁能想到,如此恢弘巨城,竟能够在几日之内建成?”

“登上去看看。”

随着那蒸汽升降器拔升,众人登上极高的城墙,俯瞰远处。

“陛下,看那边,如此开田,真是见所未见。”

城墙外,穿渠机的轰鸣声同样震天。

这机器带着锋利的铁铲,在洺水支流的河道上缓缓推进,铲斗没入泥土,转眼便将淤土挖起,顺着传送带卸到岸边。

不远处的河滩上,两艘挖泥船正漂浮在水面,蒸汽驱动的螺旋桨搅动着河水,将河底的淤泥清出,露出下方肥沃的黑土。

百姓们扛着锄头跟在器械后面,将清出的淤泥铺在贫瘠的田地里,原本龟裂的下等田,在河水灌溉与淤泥改良下,渐渐变得油亮发黑。

短短几日,已有万亩荒田被开垦出来,分到田地的贫困户们,每日天不亮就到田边查看,老人用手摸着湿润的泥土,皱纹里都浸着笑。

妇人提着陶罐给刚种下的秧苗浇水,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而城内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推着小车的商贩,车上摆着刚从织坊运来的棉布、木工坊做的木盆,还有冶铁坊铸的铁锅。

孩子们追在驰轨车后面跑,清脆的笑声混着蒸汽的嘶鸣,成了武安城新的晨曲。

过去冷清的城郊,如今盖起了成片的民房,炊烟与蒸汽中枢的烟柱交织,氤氲出一派热闹的烟火气。

嬴政站在城头高台,目光扫过这座日新月异的城池,指尖不自觉地敲击着城垛。

从蒸汽中枢到四坊运转,从新城墙到万亩良田。

短短几日,武安城已褪去往日的陈旧,处处透着蓬勃的生机。

他望着下方穿行的铁龙马,听着远处穿渠机的轰鸣,心中感慨万千:“此等器械,果真是夺天地造化!

有墨阁之术、蒸汽之能,再让赵诚慢慢培养墨官、积累资源,假以时日,若能将这武安城的景象普及大秦,何愁天下不定、百姓不富?”

“寡人现在真想让武威君立刻将这墨阁普及到秦国所有地区。”

\"可惜,此事急不来,目前只有赵诚手下的这些墨官有足够强大的机关术制造这些蒸汽器械,其他地方,不但人手人才不够,资源恐怕也是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