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外星来客(番外叙事)(1 / 1)

在《尸兄》构建的暗黑世界里,外星文明并非带着星际友好而来,而是如同从宇宙深渊爬出的噩梦,以扭曲的形态和恐怖的能力,将地球拖入生存危机。这群外星访客的存在,打破了人类对“文明”的常规认知,它们更像是一套运转了亿万年的“生物吞噬系统”,每一次星际迁徙,都伴随着一个星球生态的彻底崩塌。

从文明起源来看,这一外星族群大概率诞生于宇宙中某个环境极端恶劣的行星。那颗星球或许没有稳定的大气层,地表覆盖着沸腾的岩浆与结晶化的毒雾,昼夜温差可达上千摄氏度。在这样的绝境中,它们没有进化出碳基生物常见的“骨骼支撑”结构,反而发展出类似“液态肌肉+硅基外甲”的躯体——外层是能抵御宇宙辐射的暗紫色鳞甲,鳞甲缝隙中不断渗出透明黏液,黏液接触空气后会迅速凝固成具有强腐蚀性的薄膜;内部则是流动的、类似脏器的发光组织,这些组织没有固定形态,能根据环境需求随意拉伸、分裂,哪怕躯体被撕裂成数十块,只要有一块发光组织残留,就能在几小时内重新聚合。这种“不死不灭”的生物特性,成为它们征服星际的基础。

而它们的科技,完全建立在“生物改造”之上,没有金属飞船,没有能量炮,取而代之的是“活体载具”与“基因武器”。漫画中登场的“宇宙飞船”,实则是一只体长超过十公里的巨型外星生物,它的背部布满蜂窝状的孔洞,孔洞内孕育着无数小型外星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就是外星文明的“先遣队”。当飞船抵达目标星球时,寄生虫会像雨点般落下,钻进生物体内,通过篡改基因序列,将宿主改造成服从指令的“尸兄”。更恐怖的是,它们能吸收宿主的基因优势,不断优化自身:吸收人类的智慧后,部分外星寄生虫能操控电子设备;吞噬动物的利爪与獠牙后,衍生出兼具速度与力量的变异体。这种“以生物为工具,以吞噬为进化”的科技逻辑,让整个文明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野性。

它们与地球的交集,并非偶然的星际探索,而是一场有预谋的“资源收割”。在它们的认知里,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绝佳的“基因牧场”——人类的智慧、动物的体能、植物的自愈能力,都是它们完善自身文明的“素材”。漫画中早期出现的“尸兄病毒”,本质上是外星寄生虫分泌的基因改造液,目的是先摧毁人类的社会秩序,再将所有生物转化为可收割的“基因载体”。更令人胆寒的是,这一文明还掌握着“星际坐标定位”技术,一旦地球被标记,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外星生物舰队”抵达,将整个星球彻底榨干后,再前往下一个目标。

在文明的“社会结构”上,它们没有个体意识,更像是一个庞大的“集体生命体”。所有外星寄生虫都受一个“母巢意识”操控,母巢位于宇宙飞船的核心,通过分泌特殊的神经信号素,指挥每一个个体的行动。这种结构让它们没有“恐惧”“怜悯”等情感,唯一的目标就是“吞噬与繁衍”。但也正因如此,当母巢受到威胁时,整个文明会爆发出极端的攻击性——所有变异体都会不顾一切地保护母巢,哪怕同归于尽。这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生存法则,让它们成为宇宙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星际蝗虫”。

《尸兄》中的外星文明,本质上是对“文明本质”的一种极端解构:当生存成为唯一的目标,当进化只能通过吞噬实现,文明便不再是温暖的灯塔,而是化作了冰冷的掠夺机器。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对人类的考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宇宙深处可能存在的、远超想象的黑暗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