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峥接管漕运码头后,以铁腕手段将尹大元一系连根拔起。旧部被逐出码头那日,阴雨绵绵,尹家子弟扛着铺盖卷站在泥泞中,望着曾经叱咤的漕帮木楼,眼中满是不甘。云峥立于青砖高台上,玄色长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亲手摘下"尹"字幡旗,换上烫金"云"字大旗,旗下新募的纤夫们赤膊而立,号子声震得河面泛起涟漪。
改革的大幕在第二日黎明时分缓缓拉开。他雷厉风行地开始了一系列的举措,首先是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他亲自指挥着百名身强力壮的力夫,奋力地清理着河道中堆积的淤泥和杂物,让原本堵塞的暗渠重新畅通起来。
接着,他不惜重金从江南请来技艺精湛的工匠,重新建造了一座坚固的青石码头。这座码头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坚固耐用,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管理货物,他将原先杂乱无章的货栈进行了重新规划。他将其划分为粮区、盐区和布区等不同区域,并在每个区域都立起了高达一丈的木制账房。这些账房不仅是货物的存放地点,也是交易的场所,使得整个码头的运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在账房中,日夜都能听到黑檀木算盘的清脆声响。账房先生们熟练地拨动着算盘珠子,计算着每一笔货物的进出和交易金额,确保账目清晰准确。
此外,他还在码头两侧新设了十二面铜锣,每一面铜锣都对应着不同的漕船泊位。当铜锣响起时,脚夫们便会按照铜锣所指示的方位迅速列队,有序地进行装卸工作。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随意插队或哄抢货物,码头的秩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最令人心惊胆战的,莫过于他惩治贪腐的手段了。那三名克扣工钱的旧吏,被五花大绑地捆在码头示众,整整三日之久!他们的背上,还被烙铁深深地烙上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贪”字,仿佛是对他们贪婪行为的永久标记。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到了第四日,这三名旧吏便被毫不留情地发配去修沅河大堤,让他们在艰苦的劳动中反思自己的过错。
与此同时,云峥还在码头旁边设立了一个粥棚。这个粥棚可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地为那些家中有老弱病残的力夫们提供帮助。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力夫,每天都可以领到两升糙米,这对于那些生活困苦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样一来,不仅让那些原本受到欺压的力夫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也吸引了周边众多的流民纷纷前来投效。这些流民们看到云峥如此公正严明,又如此关心百姓疾苦,都对他充满了敬佩和信任。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原本乌烟瘴气、混乱不堪的漕运码头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这里不再是那个充满污浊与混乱的地方,而是变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漕船的周转效率也得到了显着提高,比从前整整提高了三成!这意味着货物的运输更加迅速,贸易更加繁荣。如此高效的运作,无疑为整个漕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就连河道总督乘船巡查时,看到这焕然一新的码头气象,也不禁对云峥的治理能力赞叹不已。他对云峥的才能和领导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云峥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云念并非云峥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义子。云念的父亲是白月阿姨的儿子云辉,他却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人送到丽江城,而是沦陷在巢湖附近,虽然是留下来后代儿子云念,但是却被尹大元等人杀害了。尽管如此,云峥对云念的培养却丝毫不逊色于亲生子女。云念的资质相当不错,云峥便将自己所掌握的青灵仙诀传授给了他,并引导他开始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