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乡试发榜!“他考上个屁!”(2 / 2)

皇帝御览钦定。

下旨之前,元隆帝将太子召了去,“你可知今年顺天府乡试亚元为何人?”

骆峋没看过录取名册。

如实道:“不知。”

元隆帝随手将礼部编纂的顺天府乡试名录扔给儿子,“你看看。”

这些名册骆峋事先没接触过,此时闻言他打开后也只看父皇提过的亚元。

便见名册上登录着此人姓名:姜存简,淮安府山阳县民籍生员。

现年十七。

骆峋挑了一下眉。

本朝科举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从垂髫之年考到花甲之年的不计其数,有些人终其一生至多止步秀才。

而顺天府乡试,除了在京的精英学子外,还有不少国子监监生参与。

这些监生多是从地方选拔而来的贡生,其本质便是各地出类拔萃之人。

与这些同场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这位名唤姜存简的少年以十七之龄夺得亚元,说是神童在世也不为过。

不过,这般人物按理该是在此前当地的县、府、院试时便可能引起轰动。

怎生之前一个案首也未曾夺得,却是到了这时候才显现出其才能来?

九月二十五。

乡试发榜。

宋芳禾原打算昨晚就来贡院这边守着的,哪知来了才想起有宵禁这回事。

好家伙,她好险没被五城兵马司巡逻的人当成可疑人物给抓起来。

好不容易挨到宵禁结束,宋芳禾直奔顺天府贡院,发现比她早的大有人在。

所幸他们来得也不算晚。

卯时一到,贡院大门准点儿打开。

一众衙差打着灯笼井然有序地出来,将一群把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的人先行隔开,高声维持着秩序。

不多时。

监临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冯介衡、提调官顺天府府尹崔叙、主考官詹事府詹事陆祥从大堂走了出来。

紧跟在三人身后的,是手捧着桂榜的两名胥吏和搬着梯子的衙役。

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来到大门口,顺天府尹展开明黄圣旨高声宣读。

在场众人齐齐跪听。

圣旨宣读结束,衙役把梯子架到大门外左首墙壁处,两名衙役从胥吏手中接过榜文,将其张贴于墙上。

左都御史等官员确认榜文无误,三位大人面对一众面色殷切的考生及其家人简单陈词一番回了院内。

发榜仪式就此完成。

随着一声令下,被衙差们拦着的众考生及其家人,或是家中的下人蜂拥而上。

宋芳禾和儿子本来还在前排的,哪知竟是一下子给生生冲到了外围。

人多,宋芳禾也不敢使蛮力挤,便只能费劲吧啦地把儿子往前头推。

“你眼神儿好!快看!快看有没有……”

宋文宋武两兄弟也伸长脖子往前面挤,那架势不知道的还当他俩也考了呢。

葛氏在对面街沿上看得一肚子气,

“两个讨债鬼!早先让读书不读!这会儿上赶着凑别人的热闹!不嫌丢人!”

宋樱站在她娘身边,一双眯缝眼滴溜溜地转个不停,眼神在一众学子中扫射。

时而发亮时而目露嫌弃。

听了她娘的话,宋樱随口接话道:“丢啥人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姜存简考上了咱也能跟着沾光啊。”

譬如让她嫁个当官的,做官太太啥的。

“他能考上个屁!”

葛氏不屑啐道。

“八岁就开始考,结果不是考试当天拉肚子,就是考试前摔断手摔断脚。

亏得外人把那小子夸得跟啥似的,还神童呢,神童考三年才考个童生。”

“后面的啥府试院试,又是被马车撞,又是掉河里,又是被山匪追得满坡跑。

我看他啊,就没有当官的命!”

宋樱:“人家考了个秀才啊,我哥他们啥也不是呢,再说这回又没出乱子。

没听姜存简说他这回把考卷写完了吗?早先那几场是他身子不舒坦,考卷没写完才考得不好的。”

“考卷写完了就能考上?”葛氏翻白眼,“那怕不是满大街都是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