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人就不比墓园的人有礼节了,上来先喊皇帝老爷、太子老爷饶命。
然后噼里啪啦一通招供。
大致便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山贼,不是专职盗墓贼,他们的寨子在距京四十里地之外的无牙山。
今年五月中旬,有人通过手下找上他们,说是要跟他们谈一桩大买卖。
具体是让他们去皇家墓园那边盗墓,重点是把那墓里的女尸给偷出来。
墓里的金银珠宝则随他们处置。
起初大当家不同意,觉得晦气。
也觉得太降低身份。
毕竟大多山贼看不起盗墓贼。
而且那可是皇家墓园。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贼当然更怕跟官扯上关系,更别说跟皇家扯上关系。
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可耐不住找他们那人舌灿莲花。
尤其说那墓是太子的一个妾的,太子出手大方,给了那妾多少多少陪葬。
完了等事情办成,他又会给他们多少,甚至给了他们二十两金子当定金!
山贼们见状立马把那人从头到脚抢了个精光,之后就决定豁出去一把。
盗墓!
而照那人的说法,尸体不需要他们处理,带出来扔到他说的地方就行。
这对山贼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因此一番商议大伙儿按时行动了起来。
说起来这些山贼也是自作聪明。
找他们那人事先说了,让他们盗了东西后至少等到年底再拿到外地去换钱。
如此便能保证他们不会被抓到。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堆珠宝首饰摆在面前能看能摸就是不能换了银子,让他们吃香的喝辣的。
这不折磨人吗?
于是就有人动心思了。
从一堆陪葬品里挑了几对耳坠子、金珠这种他们自以为比较小,又没有什么标记,不会引人注意的东西。
让心腹去保定府换钱。
心腹去保定府的一家地下当铺换了钱回来,当时也的确没人发现异样。
可他们是外行。
并不知道宫廷内造的东西除了会在明面上标注“内造”等字样,一些小东西上也有不起眼的标记。
当时那地下当铺收他们东西的掌柜老眼昏花没看清,却是被晚上盘点东西的另一个掌柜看出了端倪。
保定府离京城不远,也属京师重地。
在这样的地方干地下当铺自是少不了跟京中达官贵人的某些手下,甚至是跟宫里的人都可能打过交道。
那掌柜一看不对劲,立即跟东家报备了。
东家得知后便派了人调查来换这些东西的人,顺道与京中取得联系。
旋即没两天,京里流言爆发。
恰好当天晚上太子收到鲍富上报的消息,得知金承徽的陪葬品尽数遗失。
以防万一,他下令命锦衣卫搜寻城内外及周边城镇所有当铺,不论明暗。
保定府那家当铺的东家连夜收到京中人脉的消息,一刻也没敢耽误。
第一时间就亲自带着那些东西进了京,正好跟出城的几个锦衣卫撞上。
那当铺当家交了东西的同时,还把他查到的那些个山贼的消息一并给报了。
锦衣卫快马加鞭,没用到两个时辰便将人逮回北镇抚司加以审讯。
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而据找上这些山贼的人,也就是方才被带上来另一个文官模样的人。
据此人招供,他是威毅候府的人。
威毅候本人在宣府镇任分守参将,爵位是其早年戍边立功挣来的。
而最关键的在于,威毅候之前属睿王一派。
此人是今儿上午审出来的,元隆帝已经派人去宣府“请”威毅候回京了。
至于给金承徽配冥婚的那户农家,说起来则是这件事里的一个巧合。
冥婚在本朝被明令禁止。
皆因本朝敬鬼神而远之,反对怪力乱神之邪术巫术,冥婚一旦被允许,则将致使多项不入流之事猖獗。
譬如盗墓、略尸、违制丧葬等等。
可很多乡下却还是会钻空子,甚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不仅会做这种事,还会在本村大肆宣扬。
就譬如这户农家。
据威毅候府的那人所言。
他是先打听到了有这么一户人家,才让山贼把金承徽扔到附近的林子里的。
至此,东宫的种种流言真相大白。
魏嫔看似是整件事的主谋,实则却是被幽禁的前睿王骆岷在暗中操控。
这其中自然牵涉到其他很多东西,此时在大殿之中便暂不争论。
而随着威毅候府那人的最后一句话说完,殿中有一刹那诡异的死寂。
稍顷,太子的声音响起。
“庶人魏氏伙同庶人骆岷、郭氏设计盗掘皇室成员墓葬、毁辱臣之妾金氏尸身,造谣生事、妖言惑众。
又收买多方人员诬构臣及臣之妾宋氏清誉,质疑皇室正统血脉,诽谤宗室。”
“请陛下为东宫做主!”
太子撩袍而跪,槛儿随之俯首跪地。
曜哥儿……
曜哥儿“哇”一声,哭声响彻整个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