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太子得知真相,曜哥儿保护娘!(1 / 2)

瑛姑姑不久前打翻的那盅汤早让人收拾了,喜雨重新跑一趟膳房,寒酥和跳珠奉上茶点后悄然退出暖阁。

屋中只留了瑛姑姑。

海顺则照旧立在太子一侧的角落。

短暂的沉默后,槛儿看向太子。

“您、都听见了对吗?”

骆峋:“嗯。”

槛儿抿抿唇。

没有马上接话。

她敢将事情报给太子,自然不是莽撞之举。

上辈子她都快坐到太后的位置了,跟了这人一辈子这件事也没被牵扯出来。

足以说明要么瑛姑姑当时真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要么就是这人知而不宣。

槛儿更倾向于后者。

不是不信瑛姑姑,而是两辈子她们在今日之前都不知道暗害她的是望晴。

也就是说。

熟知整件事的望晴。

前世是没有被瑛姑姑除掉的,可事情却直至槛儿临终都没被扯出来。

是望晴守口如瓶了吗?

不见得。

望晴入宫之初签的也是死契。

换而言之,前世槛儿盛宠的每一段时期望晴都在宫里,宫人不可唤主子名讳,但不代表众人不知道主子名讳。

就像上辈子瑛姑姑便是听说了槛儿的名字,才会想方设法来了她跟前。

所以前世,望晴也必定知道槛儿受宠。

而像望晴那般几句话就能被人动摇的,槛儿不信她能平衡,能禁得住诱惑。

要知道上辈子槛儿可挡了不少人的路,见缝插针地想要对付太子的也不少。

望晴这么大一个漏洞。

怎么可能不被人发现并利用呢?

所以只能是太子或是成了庆昭帝的他,知道了这件事且被他压了下来。

之前金承徽构陷她的那次。

槛儿因着没想起这件事,才会不确定太子会不会如了金承徽和曹良媛的愿,介意她和谁有染的这种谣言。

如今槛儿想起这件事了。

她便确定了。

太子不会介意,至少类似上回那般的谣言和她被人坑害的往事,他不会介意。

这也是槛儿会同意瑛姑姑的主张,把望晴诬她清白一事报给太子的原因。

望晴恐怕死也不会知道,槛儿仅在得知真相的瞬间便想通了其中关节。

不过笃定归笃定,面上自是不能这般表现,因此槛儿抓着太子忐忑地看他。

也没说话,就这么踌躇地看一眼、两眼。

骆峋惯是不喜形于色,也叫人一时看不出他什么心思,和槛儿对视片刻。

他看向瑛姑姑。

“说吧。”

约莫过了一刻钟。

瑛姑姑陈述完了当年她所知晓的整件事的实情,也是没必要再瞒,更不想瞒。

望晴谋害皇孙死不足惜。

如果不是槛儿想弄清和此女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渊源,根本不会留她至此。

如今知道了望晴对槛儿做过那样的事,瑛姑姑只恨不得把人千刀万剐了!

说完了事,瑛姑姑恭敬郑重地拜下。

“奴婢擅杀内侍,违逆宫规律法,甘愿领罚,但请殿下明鉴,宋良娣在广储司时素来兢兢业业,慎重其事。

奴婢以性命担保,宋良娣此前不曾与人交恶,与他人往来从无非分之举。”

“当时奴婢寻至孔喜德住处,对方刚从昏迷中醒来,正是良娣竭力抵抗之证。

广储司首饰库宫人内库管事蒋明祥可作证,宋良娣清誉未玷,无辜受屈。”

“奴婢罪无可赦,但求殿下明察秋毫为良娣主子做主,还良娣一个公道!”

大抵是出于对这件事本能的厌恶和恐惧,槛儿的脑子才自发忘了这事。

而上辈子郑氏在她身边安排了人,致使望晴没有被调到她跟前伺候。

自然而然没有这桩事激起槛儿的记忆,也就不知瑛姑姑竟为她做了这么多。

槛儿刚刚还在想瑛姑姑怎么处理的那下流奸滑的老太监,没想到竟是为她……

槛儿一下子红了眼,不待太子开口,起身护到瑛姑姑身前朝太子跪下。

“殿下明鉴,姑姑之罪责在于妾身。”

“若非姑姑相救,妾身早遭奸奴胁迫投井明志了,恳请殿下、恳请殿下看在妾身近一年微末服侍的份上……”

“起来。”

话没说完,太子打断了她的话。

接着眼前也多了一只大掌。

槛儿抬头,泪眼婆娑的。

“殿下……”

骆峋看着悬在她睫羽上将落不落的两滴泪,头一回无奈地在心中叹了口气。

“月子期间哭个什么?起来。”

他不提坐月子还好,一提槛儿的眼泪反而收不住,也是她生产完才半个多月。

正处于常见的月子愁期间,时不时便会克制不住地低落恍惚,哭笑无常。

加之刚想起那么一件令她作呕的旧事,当着太子的面,槛儿便克制不住地委屈了。

大抵是知道他不会介意,加上这件事已经让他知道了,没办法瞒住了。

且槛儿在外人眼里终归年纪不大,她总得对这件事表现出该有的态度。

于是,槛儿不忍了。

手往太子掌心一搭,人便哭了出来。

“当时恭房好黑,我怕有鬼追我……我头也不敢回地冲了出去,外面月亮大,谁知我刚松口气就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