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灶冷三年无宿麦,营空千里少归槎(1 / 2)

卷首语

《大吴史?兵志》载:\"德佑十四年三月廿一,阳曲卫残兵(多为大同卫溃退之士)因镇刑司监军张谦'扣粮五月、擅杀哨长刘铁柱'哗变。初,谦以'验粮'为名,将本卫三千石粟米转卖晋商,仅余霉变麦麸充数,士卒日食一餐,多有冻饿而毙者。哨长刘铁柱率众求粮,谦竟命缇骑以'聚众谋逆'论,杖毙于演武场,血溅'忠勇'旗。

是夜三更,残兵二百余人破监军署,张谦匿于粮囤,被搜出时犹持金算盘,卒怒而斩之,悬首辕门。时岳峰刚调任蓟州卫三日,接急报即率亲卫星夜驰往,道中遣亲随周平为安抚使,携蓟州卫备粮五千石先行,嘱曰'只诛首恶,勿扰胁从'。

平至阳曲卫,见演武场尸骸狼藉,残兵环跪铁柱尸前,皆披麻戴孝。未及宣谕,镇刑司缇骑五百已奉李谟密令而至,矫称'奉圣旨平叛',纵马踏营,屠戮哗变士兵百七十三人,连老弱妇孺亦未能免。

事奏京师,李谟于文华殿奏'岳峰在蓟州卫暗通阳曲残兵,故纵哗变,欲借边军逼宫',附缇骑伪造之'岳峰与哗变首领会谈密录'。帝萧桓命三法司(刑部周立仁、大理寺刘宗周、都察院李邦华)携玄夜卫赴阳曲卫勘问,然镇刑司已焚尽屠戮痕迹,仅留十余名未死残兵为'证'。\"

残旗裂雪卷寒沙,血溅辕门落日斜。

监军金鞭裂肌骨,戍卒青锋断锁枷。

灶冷三年无宿麦,营空千里少归槎。

将移蓟北孤军散,泪洒河东乱卒哗。

长安朱紫盈朝堂,谁听边笳咽暮笳?

缇骑刀光封白骨,史官笔底隐黄沙。

阳曲卫的演武场积着半尺雪,冻硬的土地被马蹄踩出密密麻麻的坑。哨长赵二狗的尸体还僵在旗杆下,胸前的箭孔结着黑冰——昨日他质问监军张谦\"为何扣粮\",被张谦的亲卫一箭射穿胸膛。此刻,三百残兵围着那具尸体,手里的长矛在雪地里戳出一个个洞,像要把这冻僵的大地捅出个窟窿。

\"张谦那狗东西,昨晚还在帐里喝我们的救命粮!\"老兵王石头啐了口带血的唾沫,他的左手缺了两根手指,是去年守大同卫时冻掉的,\"从镇刑司来的监军,就没一个好东西!\"

帐内的张谦正把玩着颗东珠,那是从士兵冬衣里搜来的——按镇刑司规矩,\"边军私藏珍宝者斩\",可他转眼就把珠子塞进袖中。听见帐外的喧哗,他掀帘而出,腰间的鎏金腰牌撞得叮当作响:\"反了不成?\"他指着赵二狗的尸体,\"这等刁兵,死有余辜!\"

突然有个年轻士兵冲出来,举着半块冻硬的麦饼:\"监军大人,我们已经三天没正经吃饭了!这饼里全是沙子,您让我们怎么守关?\"

张谦的马鞭劈头盖脸抽下去:\"沙子?能让你们活着就不错了!\"他突然瞥见远处尘烟滚滚,是镇刑司的缇骑来了,顿时挺直腰杆,\"刘千户来得正好,这些刁兵谋逆,快替我拿下!\"

岳峰在蓟州卫的帅帐里拆阅军报时,烛火突然灭了——窗外的北风卷着雪扑进来,像无数只手在撕扯窗纸。周平捧着阳曲卫的急报,手指冻得发紫:\"将军,阳曲卫的弟兄杀了监军张谦,镇刑司的缇骑已经围了卫城,说要'屠营儆效尤'!\"

岳峰抓起披挂就往外走,甲叶上的冰碴子掉在地上,碎成细片。他想起去年在宣府卫,张谦还是个缇骑小旗,因\"查私藏\"杀了三个带家书的士兵,那时就该参他,却被李嵩以\"小过不究\"压了下去。\"备马!\"他的声音比帐外的风还冷,\"带五百亲卫,往阳曲卫!\"

亲随拦住他:\"将军,您刚调任蓟州,擅离职守是大罪!\"

\"罪?\"岳峰猛地转身,元兴帝赐的\"忠勇\"佩刀在烛火下泛着光,\"眼睁睁看着弟兄们被屠戮,才是万死莫赎的罪!\"他从粮库调了五千石粟米,让周平带着先出发,\"告诉阳曲卫的弟兄,我岳峰来了,谁也别想动他们一根头发!\"

周平临行前,岳峰塞给他块玄夜卫的腰牌:\"若镇刑司的人拦你,就说奉了谢尚书的令。\"他望着周平消失在风雪里的背影,突然想起十年前,这孩子还在大同卫跟着他爹学打铁,现在却要去闯龙潭虎穴。

周平的粮队走到阳曲卫地界时,被镇刑司的缇骑拦住了。为首的刘显横刀立马,甲胄上的血渍还没干透:\"李佥事有令,阳曲卫叛兵作乱,任何人不得靠近!\"

\"我是岳将军派来的安抚使,\"周平举起腰牌,玄夜卫的虎头纹在雪光下格外清晰,\"这些粮食是给弟兄们救命的。\"

刘显冷笑一声,刀锋在粮车上划了道痕:\"救命?岳峰是想让他们吃饱了接着反!\"他凑近周平耳边,声音像淬了毒的冰,\"张谦是李首辅的远房表侄,你觉得这仇能善了?\"

周平突然勒转马头,对着粮队的弟兄高喊:\"冲过去!阳曲卫的弟兄还等着粮食救命!\"亲卫们举起长矛,与缇骑撞在一处,粮车翻倒在雪地里,粟米滚出来,很快被染成红色。

厮杀声惊动了卫城的残兵。王石头趴在城墙上,看见周平的队伍里有面\"岳\"字旗,突然老泪纵横:\"是岳将军的人!弟兄们,冲啊!\"三百残兵举着断矛旧盾,从城门涌出来,与周平的人合在一处,竟把缇骑杀得连连后退。

阳曲卫的临时帐里,周平给王石头递了块热饼。老兵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眼泪却顺着皱纹往下淌:\"周小哥,我们不是反,是被逼得没办法啊。\"他指着帐外的雪,\"张谦把我们的冬衣换成了单衣,说'抗冻才能练精兵',冻毙的弟兄,尸体都堆在柴火房...\"

周平的手在发抖,他想起叔叔周铁山的血书,上面也写着\"镇刑司扣粮\"的事。\"王大哥放心,岳将军马上就到,\"他掏出岳峰的手令,\"将军说了,只要把事情说清楚,朝廷会给大家做主。\"

突然有士兵来报,说缇骑在城外烧了粮仓,还挂出十几颗人头:\"刘显说,不交出为首的,就屠城!\"

王石头猛地站起来,手里的饼掉在地上:\"我去!\"他往腰间缠了圈炸药,\"当年在大同卫,我就该跟北元同归于尽,总比被自己人糟践强!\"

周平拉住他,指节捏得发白:\"不能去!岳将军说,活着才有希望。\"他想起临行前岳峰的话,\"镇刑司就盼着我们自乱阵脚,好扣个'谋逆'的罪名。\"

张谦的尸体被抬到临时刑场时,李谟正站在卫城的箭楼上喝茶。茶盏里的龙井泛着绿,他却盯着楼下的残兵,像在看一群待宰的羔羊。\"刘显,\"他放下茶盏,声音轻得像雪,\"岳峰的人到了多少?\"

\"回佥事,周平带了五百人,岳峰还在半路。\"刘显的甲胄上沾着血,那是刚才杀粮队亲卫时溅的,\"要不要先把周平抓起来?\"

李谟摇了摇头,从袖中掏出份密令:\"这是李首辅的意思,让我们'做得像些'。\"他让刘显把张谦的尸体挂在城门上,再派几个缇骑假扮残兵,去附近的村庄烧杀抢掠,\"动静越大越好,最好让圣上觉得,阳曲卫的兵已经反了。\"

刘显接过密令,指尖触到纸页上的朱砂印,突然想起去年在大同卫,他奉命克扣冬衣时,有个老兵跪在雪地里求他\"给孩子留件棉袄\",那时的雪,也像今天这么大。

岳峰赶到阳曲卫时,正撞见缇骑在射杀逃兵。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兵被箭钉在墙上,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麦饼。岳峰的佩刀\"呛啷\"出鞘,刀光劈开风雪:\"住手!\"

刘显见岳峰来了,反而笑得更得意:\"岳将军来得正好,这些叛兵杀了监军,还劫掠村庄,你说该怎么处置?\"他指着城门上的尸体,\"张监军死得多惨,你就眼睁睁看着?\"

岳峰没理他,径直走到残兵面前。王石头扑通跪下,身后的弟兄跟着跪了一片,雪地里顿时黑压压一片:\"将军,我们没反!是张谦先杀了赵哨长,缇骑又烧了我们的粮仓...\"

\"我知道。\"岳峰扶起他,声音里带着泪,\"是朝廷对不住你们。\"他转向刘显,刀指对方的咽喉,\"把假扮残兵的缇骑交出来,否则,我现在就斩了你!\"

文华殿里,谢渊把阳曲卫的急报拍在案上。密报是玄夜卫的人从尸堆里扒出来的,上面用血写着\"缇骑屠村,嫁祸残兵\"。李嵩却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谢尚书,镇刑司的奏报说,是岳峰纵容残兵杀了监军,现在又带兵对抗缇骑,这不是谋逆是什么?\"

\"谋逆?\"谢渊的朝笏重重砸在地上,\"李首辅没看见吗?张谦扣了三个月粮饷,杀了哨长赵二狗!阳曲卫的弟兄是饿急了才反抗,这叫谋逆?\"他从袖中掏出《元兴帝实录》,翻到永乐十三年的记载,\"元兴帝曾说'边军饥寒而反,罪在监军',你怎么解释?\"

萧桓坐在御座上,手指在两份奏报间来回移动。岳峰的奏报字迹仓促,却透着恳切;李谟的奏报条理清晰,却处处透着刻意。他想起阳曲卫是拱卫京师的屏障,若真逼反了,北元就能长驱直入。\"李德全,\"他突然开口,\"传旨,让岳峰暂代阳曲卫总兵,先稳住局面,三法司随后就到。\"

三法司的人赶到阳曲卫时,正看见岳峰在给残兵发粮。周平带着弟兄们在演武场挖坑,埋那些冻僵的尸体,每个坑前都插着块木牌,写着姓名和籍贯。大理寺卿刘宗周验了张谦的尸体,突然对着缇骑厉喝:\"监军身上的刀伤,分明是近距离刺杀,哪像残兵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