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少年包青天10(1 / 2)

八贤王带人刚到来仪阁,还未及入内,远远的便听到七皇子的住处传来惨叫声。

“发生什么事了?”

“包拯,快带人进去看看——”

“是”包拯立即带人跑进了来仪阁,月瑶和李莲花也快步跟了上去。

“琪瑞过来——把门口封锁起来,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

等包拯带人破门而入时,七皇子已经死了,死状竟与此前的高丽太子如出一辙。

包拯勘验尸体,发现七皇子身上除抓伤外,脖颈处还有一道细薄的伤痕,且其死前同样留下了一个“十”字。

楚楚惊道:“又是一个杀人十字!”

李莲花查验后,虽能断定七皇子与太子为同一凶手所害,但其致命伤确为颈部剑伤,其余伤痕却是死后造成的。

高丽两位皇子接连殒命庐州,凶手却踪迹全无。崔光浩让人传信朴将军进城,接郡主等人离开,以免再次有人遇害。

这个七皇子李希确实要行刺太子,刚进城的那场行刺,便是他筹划的,事发当晚他又想行刺,却被真的凶手捷足先登了!现在连他自己也被杀了。

消息传至高丽,高丽王震怒,当即集结重兵,扬言要攻打大宋,这也让一直驻军城外的朴将军有恃无恐。

次日,朴将军以“接郡主”为幌子,率兵强行闯入庐州城。官府收到消息后,八贤王立马带人赶到现场。

眼见高丽兵在庐州城内开始肆意杀害百姓,月瑶、李莲花及沈良、陆云等人,纷纷拔剑阻止。

月瑶始手持念汐剑,凭一身精妙轻功,如鬼魅般穿梭在高丽兵阵中。剑锋所至,高丽兵纷纷倒地不起。

月瑶的身手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

此前众人只知逍遥侯李莲花武艺高强,竟不知他的夫人月瑶也深藏不露,只因往日夫妻二人皆低调行事,月瑶更是鲜少在外人面前动武,才让这些人这么惊讶。

“好厉害!”有人忍不住惊叹出声。

就连见多识广的八贤王,也暗自惊叹。

等八贤王找到骑在马上的朴将军时,厉声斥责道,“大宋律法明文规定,外地兵马一律不得入城!”

朴将军却目露凶光:“不让进城,本将军便杀进来!你就是他们的头儿吧?今日,就用你的命来抵我两位皇子的血债!”

“你敢?”

见朴将军在八贤王面前仍下令屠杀,李莲花当即飞身跃起,一脚将其从马上踹飞数丈。

朴将军身为武将,迅速站起身欲反击,李莲花却已经从一旁高丽兵手中夺过长枪,枪尖直指其胸口,冷声道:“让你的人住手!”

朴将军却毫无惧色:“你杀了我又如何?没有我的命令,他们会杀到最后一刻……”

话音未落,一支大宋军队突然杀至,迅速控制了局面,领兵之人正是掌管大宋兵权的庞太师。

幸亏百姓知道最近形势不太好,出门的不多,官府的反应也快。

此次兵祸,除了离城门口近的几个百姓来不及反应受了伤,大部分百姓看到高丽士兵杀进城都跑走了。

月瑶给受伤的百姓用金针止了血,上药包扎后,又每人给喂了一粒补气血的丹药,便让他们去附近的药铺拿药去了。

庞太师脸上挂着笑意,看向朴将军的眼神却带着十足的威压:“听闻朴将军有兴致来庐州‘打猎’,老夫特意带了五千兵马前来助兴,此刻就在城外候命。”

朴将军虽怒,却仍坚持要为两位皇子讨个公道。

庞太师提出给自己三天破案时间,朴将军本就想缉拿真凶,加之此刻受制于人,只能带着郡主等人暂时离开。

众人回到府衙后,庞太师突然请出皇帝的尚方宝剑,显然是想给八贤王一个下马威,趁机接管庐州城。

没曾想,八贤王早有准备,亮出了先皇御赐的金翦,两方势力一时僵持不下。

李莲花轻轻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这场权力的争斗不会轻易结束。

“庞太师,八贤王,两位都是朝廷重臣,身负重任。如今外敌当前,我们更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李莲花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案子的真凶尚未查出,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私欲而耽误了大事。”

他的目光扫过庞太师和八贤王,接着说道:“城外的田地正在灌浆,这关系到百姓的生计。若因此而误了农时,百姓们将陷入困境。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放下个人的恩怨,尽快查清此案。”

庞太师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他仍然不肯罢休。

一边阴阳怪气地指责八贤王办事不利,一边又以“皇上担心两国兵戎相见”为由,催促八贤王配合自己。

八贤王有金翦在手,态度从容,只给了他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并未松口放权。

当晚,一个神秘相士悄然出现在庞太师的房间。两人谈话间才知,来人竟是武功高强的封一寒。

他语气傲慢:“这些所谓的守卫在我看来,就像土狗母鸡一样形同虚设。”

原来庞太师曾对封一寒有恩,此次封一寒是来复命的——庞太师此前交代的事,他已办妥。

次日,庞太师便下令在全城范围内抓捕可疑人员,打算带回府衙后就严刑逼供。

就在此时,包拯亲眼目睹封一寒轻描淡写地一掌,救下了一名陌生百姓,震惊之余,他刚想喊人过来,转头的功夫,封一寒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府中,包拯始终想不通其中关节,便向沈良请教:“世上是否有人能随手一挥,就改变一支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