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摊位上摆着一些破铜烂铁,看起来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
但韩云逸却被其中一个铜炉吸引了。
那是一个巴掌大小的铜香炉,通体乌黑,看起来毫不起眼。
但韩云逸却感觉这炉子有些不寻常。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起来。
炉身虽然被氧化得厉害,但隐约还能看出精美的纹饰。
更重要的是,这炉子的重量和手感都不对劲。
“老人家,这炉子怎么卖?”
老头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了韩云逸一眼。
“五十块。”
旁边的经销商听了直摇头。
“小兄弟,这东西一看就是假的,别上当。”
围观的人也纷纷附和。
“就是,现在市面上仿宣德炉的多了去了,这玩意最多值几块钱。”
“小伙子别冲动,这老头专门坑外地人。”
韩云逸没理会这些声音,他拿起炉子翻过来看底部。
炉底有一行模糊的款识,虽然看不清具体内容,但笔法却很有讲究。
他又打开炉盖往里面看。
炉膛里竟然还有三枚铜钱。
“老人家,这炉子里的铜钱也算在内吗?”
老头点点头。
“都是一起的,五十块全拿走。”
韩云逸想了想,开口还价。
“三十块,我全要了。”
老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
韩云逸付了钱,拿起炉子准备离开。
周围立刻传来一阵嘲笑声。
“这小子傻了吧,三十块买个破铜炉。”
“就是,那炉子做得太假了,一看就是新货。”
“年轻人不懂古玩还瞎买,这下亏大了。”
韩云逸穿越到70年代末的古玩市场,这里人声鼎沸,各种小摊贩摆满了地面。
他把三轮车停在角落,从车斗里取出麻布袋,开始在市场里转悠。
这个年代的古玩市场还很原始,许多人并不懂行,只是把家里的旧物拿出来换钱。韩云逸很快就在一个老太太的摊位上找到了三枚铜钱,表面锈迹斑斑,品相极差。
“老太太,这三枚铜钱怎么卖?”
“五毛钱一枚。”老太太头也不抬。
韩云逸付了一块五,把铜钱装进口袋。这三枚铜钱确实是假的,但胜在年代够久,只要稍加修补,足以以假乱真。
他继续在市场里闲逛,突然在一个中年男人的摊位上看到两件青花瓷碗。碗底的青花发色很正,釉面温润,明显是明代官窑的东西。
“老板,这两个碗多少钱?”
中年男人瞥了他一眼:“你要的话,两块钱拿走。”
韩云逸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太贵了,一块五吧。”
“一块八,不能再少了。”
“行。”韩云逸爽快地付了钱,用报纸把两件瓷碗仔细包好,放进麻布袋里。
正准备离开时,旁边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小伙子,等等。”
韩云逸转头,看见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人站在不远处,正盯着他手里的麻布袋。
“您有事?”
老人走过来,压低声音:“我刚才看见你买的那两件青花碗了,能让我看看吗?”
韩云逸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碗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