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药效验证(1 / 2)

太庙地宫的阴冷渗入骨髓,陈砚秋的指尖拂过青铜壁灯,灯盏里凝固的\"墨黍\"泛着诡谲的蓝光。薛冰蟾的银刀挑开甬道尽头的蛛网,刀刃映出墙上密密麻麻的刻痕——每个凹槽里都嵌着半截状元卷,纸页边缘的齿痕与岭南贡院老举人的牙印如出一辙。

\"《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残篇......\"她刀尖指向被刻意篡改的段落,\"但用骨灰调墨重写了关键句。\"

地宫正中央的青铜祭坛上,七盏人形灯奴捧着的火焰呈现诡异的靛蓝色。陈砚秋怀中的鎏金铜匣突然发烫,匣面\"靖康元年春\"的刻痕正在渗血。当他靠近祭坛时,灯奴的瞳孔突然转动,火焰里浮现出春闱考场的虚影——数百名考生正在伏案书写,而他们饮用的\"光明汤\"在火光中显出七彩光晕。

祭坛下方的暗格里,整齐码放着数十个琉璃瓶。每个瓶中都浸泡着株曼陀罗花,根系缠绕着人类牙齿。薛冰蟾的银刀刚触及最前排的瓶子,那些牙齿突然剧烈碰撞,在琉璃壁上刮擦出\"癸卯年三月初三\"的字样——正是今日!

\"韩似道在用考生的牙祭炼七杀针......\"陈砚秋翻开《墨罪录》,父亲在\"牙祭\"条目下的批注正在地宫寒气中显现:\"每齿藏一魂,可改星象应验\"。

甬道深处突然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他们闪身躲到祭坛后,看见两个着褐色短打的仆役正拖拽着个铁笼走来。笼中蜷缩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右手小指缺失的伤口还在渗血——正是他们在崖州军寨见过的黜落生特征。

\"最后一批药引。\"为首的仆役将铁笼推到祭坛东侧,\"韩相吩咐,戌时三刻取泪。\"

铁笼刚落地,笼底就渗出靛蓝色液体。液体流过地砖缝隙,竟自动组成北斗七星图案。陈砚秋注意到,每个星位对应的砖块下都埋着个小铜匣——与他们从大相国寺带出的完全同款。

仆役离开后,薛冰蟾的银针挑开铁笼锁芯。笼中男子突然抬头,溃烂的眼眶里没有眼球,只有两团蠕动的蓝色胶质物——与岭南贡院老举人一模一样!

\"景佑二年的黜落生?\"陈砚秋压低声音。

男子残缺的右手突然抓住他的衣襟:\"陈圭......之子?\"嘶哑的嗓音像是钝刀刮过陶瓮,\"你爹埋在崖州的《墨罪录》......缺了最关键的一页......\"

薛冰蟾的银刀突然指向祭坛顶端。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鎏金面具人,正将某种紫色粉末撒入灯奴捧着的火焰。粉末接触蓝焰的瞬间,整个地宫四壁的状元卷残篇同时自燃,灰烬在空中组成《星变应验录》的篇章!

\"韩似道要重写历史......\"男子残缺的手指向灰烬文字,\"看那些被修改的星象......\"

陈砚秋的瞳孔骤然收缩。灰烬文字中,所有记载\"文昌星黯淡\"的年份都被朱砂覆盖,改写为\"紫微垣明亮\"。而父亲在《墨罪录》里记载的科场冤案,正被火焰逐行吞噬。

薛冰蟾的银针射向鎏金面具人。针尖穿透面具的刹那,那人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啸——面具下竟是杜微言那张残缺的脸!他的左眼戴着水晶镜片,镜片后渗出靛蓝色液体,落地即化作无数细小的\"墨黍\"。

\"时辰到了。\"杜微言的声音混着地宫回声,\"请榜眼试药!\"

祭坛突然旋转,露出下方的暗室。七具青铜棺呈北斗状排列,每具棺前都跪着个双手被反绑的考生。陈砚秋认出这些正是药鼎映象中饮用过\"光明汤\"的举子,此刻他们耳后都插着骨针,针尾玉扣刻着\"靖康\"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