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铜管窥天(2 / 2)

管事翻看手中的《璇玑录》抄本,突然下令添料。崔月隐看见工人将某种珍珠母般的粉末撒入炉膛——正是墨娘从西夏带回的\"蜃楼散\"。粉末遇火炸出七彩烟雾,顺着铜管涌向皇城方向。

巳时的日光照亮铜管末端的机关。

崔月隐顺着管道爬到尽头,发现出口竟藏在韩府书房的孔子塑像内。塑像的眼珠是两颗磁石,正随着浑天仪的运转微微转动。当他将《璇玑录》残页放在磁石前时,羊皮纸上的针孔突然投射出星图光影——正是明日\"荧惑守心\"的预演,火星轨迹终点直指礼部封弥所!

\"珊瑚金匣......\"

寒林社士子突然指向书案。案下暗格半开着,露出鎏金匣子的一角。崔月隐用银簪挑开暗格,匣内整齐排列的银针突然集体颤动——针尾的冰蓝丝带无风自动,组成\"滴血验卷\"四字。

午时的钟声震得铜管嗡嗡作响。

崔月隐突然发现书房地板暗藏玄机。当阳光透过窗棂照到特定位置时,地砖缝隙里浮现出用碱草灰写的密令:\"未时六刻,碱草烟锁明远楼\"。这竟是通过铜管向誊录院工匠发送的指令!

\"看磁石眼珠!\"

寒林社士子突然低呼。孔子塑像的眼珠不知何时已转向西南,磁力将案上《论语》的书页吸得微微翻动。崔月隐扑到书前,发现被磁石吸引的页面正是《为政》篇——\"举直错诸枉\"的\"枉\"字上,钉着根几乎不可见的银针。

未时的日影斜移过书案。

崔月隐撬开\"枉\"字下的地板,发现里面埋着个蜂蜡密封的铜管。管内装着七份殿试读卷官的鼻相拓本,每张拓片背面都用碱草灰写着其祖上被黜落的年份。最年轻的那位读卷官拓片上,银针钉着的标签赫然写着:\"元佑党人孙,悬胆鼻,当黜\"。

\"韩似道连读卷官都要筛选骨相......\"

铜管突然传来规律的震动。崔月隐将耳朵贴上去,听到的是誊录院工匠的暗号:\"申位齐,七音备\"。这是通知各环节准备启动\"滴血验卷\"的信号!

申时的寒风刮得窗棂作响。

崔月隐最后看了一眼珊瑚金匣。匣内的银针不知何时已自行重组,排列成明日\"荧惑守心\"的星象。针尖投射在墙上的光影里,隐约可见三百六十五个被黜落者的姓名——每个名字都对应着《璇玑录》记载的凶煞星位。

酉时的暮鼓声中,铜管传来最后一阵嗡鸣。

崔月隐的银簪突然磁化,自行指向书房的西北角。当他撬开那里的地砖时,发现了韩似道真正的秘密——微型浑天仪的磁针枢轴,轴心处镶嵌的竟是岭南黜落者的额骨碎片!

骨片上的黥印在暮光中泛着蓝晕,螺旋纹路里藏着针尖大的预言:

\"星位移,则国运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