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正邪角力(2 / 2)

在白允墨的运作下,关于肖北被构陷的风声已经开始在省城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圈和学界流传。

这种非正式的舆论压力,虽不能直接改变局面,但却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让某些身处高位的人感到了一丝不适。

她不仅仅是在求助,更是在营造一种“势”,一种让对手不敢肆意妄为的态势。

与此同时,秦若溪提议成立的“重大项目回头看工作专班”在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迅速组建完毕。

秦若溪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而具体执行副组长,则由方诚担任。

这一安排精妙至极——方诚本就是肖北核心圈子的成员,熟悉所有内情,由他主导,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

专班成立的公开理由是“总结经验,优化管理,防范风险”,冠冕堂皇,让对方难以公然反对,实则剑指建工集团与“启明系”的利益输送链条。

罗明伟在短暂志得意满后,很快感受到了来自专班的压力。

这次不再是纪委的“检查”,而是政府层面的“督导”,名正言顺地要求调阅所有项目文件,包括那些他曾以为已被妥善隐藏起来的。

隔离点内,无声交锋

市郊招待所的房间里,谈话仍在继续。

省纪委的王主任显然对肖北的“不配合”感到不满。

“肖北同志,你对这些照片的解释,并不能完全打消组织的疑虑。”

王主任语气严厉,“你坚持认为与韩冬枫、秦若溪的接触纯属工作,但举报材料详尽,时间、地点清晰。你需要更坦诚的态度。”

肖北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

“王主任,我理解组织的程序,我愿意就每一张照片、每一次接触做出最详尽的书面说明。但我更想请组织关注的,是我提交的那份报告。

那里面涉及的,是数以亿计的国有资产流失,是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的巨大腐败。如果我个人的所谓‘作风问题’能够转移对此类严重经济犯罪问题的调查视线,那将是我们工作的悲哀。”

他稍稍停顿,抛出了一个反问:

“在我被带走前的几个小时,刚刚对建工集团进行了一次调研,并疑似接触了部分敏感档案。

紧接着我就被实名举报,时间如此巧合,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举报我的人,是否正是我调查触及的核心利益方?”

王主任身旁的一名年轻记录员笔尖微微一顿。

王主任本人则面沉似水:

“调查谁,如何调查,是组织考虑的事情,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交代你自已的问题。”

“我没有问题需要交代。”

肖北斩钉截铁,“除了坚定不移地执行市委市纪委交付的任务,查处腐败分子,我没有任何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

相反,我认为对我的审查,本身就是某些人阻挠调查的一部分!”

谈话陷入了僵局。

王主任示意暂停,两人走了出去。

肖北独自留在房中,他知道,外面的博弈同样关键,他甚至能感觉到,那双来自更高处的眼睛,正在审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