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旧账本比金库还重(1 / 2)

逆流韶华 杯倾风和雨 1112 字 1个月前

晨光漫过落地窗时,沈星河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指节无意识摩挲着外套上的玻璃弹珠铃铛。

昨夜湖边的风还裹在铃铛里,每动一下,就叮咚撞出半片月光。

\"沈总。\"财务总监老周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怀里抱着的牛皮纸袋鼓得像要炸开,\"档案都按您要求整理了,报表在最上面。\"

沈星河转身,看见老周鬓角沾着星点白霜——这位跟了他十年的财务专家,向来把报表当作战图,此刻却像捧着易碎的瓷器。

他接过纸袋,纸张摩擦声里,摸到最上面那份报表的厚度,足有半块砖重。

\"总资产8700亿,控股37家上市公司。\"老周推了推金丝眼镜,喉结动了动,\"这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最新数据。\"

沈星河翻页的动作很慢,每一张纸都发出脆响。

直到最后一页,他的手指突然顿住。

附录栏里,\"无法估值资产\"几个字被标成了浅灰色,赠人次8.3万,记忆铃覆盖社区数127个。

\"这些,能折算成什么?\"他抬头时,晨光正落在眼尾,把眼底的褶皱照得一清二楚。

老周苦笑,指节叩了叩报表:\"董事长,它们连资产负债表都进不去。

情感积分是用户用旧物换的社区服务时长,捐赠没留名,记忆铃...是挂在社区老墙根的铜铃铛,算固定资产都不够资格。\"

窗外传来敲门声。

林夏抱着卷设计图推门进来,发梢沾着晨露,帆布包上还别着枚褪色的校徽——那是1998年二中的校徽,他们高中时的纪念品。

\"老工业区拆迁方案下来了。\"她把设计图摊在桌上,展开的瞬间,油墨香混着松节油味漫出来,\"工友们联名申请保留沈叔的豆浆摊原址,想立面'记忆墙'。\"

设计图上,青砖墙里嵌着上百个玻璃瓶,每个瓶子里都塞着泛黄的信纸。

沈星河凑近看,最上面那个瓶子里的字迹歪歪扭扭:\"1998年7月15,我在豆浆摊借了三块钱买车票,后来再也没机会还——但您说'人走茶不凉',我记了二十五年。\"

\"用星河地产的名义捐块地吧。\"他突然开口,手指点在设计图空白处,\"不建楼,建'静音广场'。

长椅、风铃、录音亭,让想说话的人有地方说,想听的人有地方坐。\"

\"沈总!\"助理小陆从门口探进头,手里举着平板,\"您说的那块地在一环内,估值超十亿...\"

\"有些地,盖了楼,就再也听不见风了。\"沈星河打断他,目光落在林夏设计图角落的小铃铛图案上——和他外套上的玻璃弹珠铃铛,形状一模一样。

林夏收拾设计图时,牛皮纸袋里的报表滑出半角。

她瞥见\"无法估值资产\"那页,忽然笑了:\"上次在旧物馆,有个奶奶用五十年前的粮票换了一小时社区护理,她说'这比存银行踏实'。

您看,这些资产早就在人心里生了根。\"

门被敲响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