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陈浩就带着队员们在门口挂起了红灯笼。
灯笼是灵脉草编的,穗子随风摆动。
碰在门框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一首轻快的歌。
几个孩子踮着脚在旁边看,手里还拿着昨天编的花环,打算待会儿挂在学校的门把手上。
“陈队,这灯笼挂得正不正?”
一个年轻队员踩在梯子上问道。
陈浩眯着眼睛看了看,摆手说:“往左挪挪,对着凤鸣石的方向挂。
这样阳光照过来,灯笼能映出光晕,更好看。”
他转头看见林溪抱着一摞书走来,赶紧迎上去,
“溪溪来得正好,快看看这校舍门口的布置,孩子们说要你来当‘验收官’。”
林溪放下书,笑着打量门口的装饰:
红灯笼、灵脉花环、还有老周写的“新生学堂”木牌,牌字边缘还刻着小小的玉鱼图案。
“好看!比我梦里的学校还漂亮!”
她指着窗台上的花盆,“醒神花也开了。
昨天还只是花苞呢,肯定是灵脉能量催的。”
花盆里的醒神花确实开得很好。
淡紫色的花瓣上沾着露珠,太阳一照,露珠里闪着光。
孩子们凑过去闻,立刻精神了不少。
刚才还打哈欠的小男孩,现在眼睛瞪得圆圆的:
“林溪姐姐,这花好香!
闻着脑子都清醒了!”
“这就是醒神花的本事啊,”林溪蹲下来给孩子们讲,
“等你们以后在教室里上课,要是困了,闻闻这花香就不困啦。”
她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用灵脉浆果做的糖,分给孩子们,
“这是奖励你们昨天帮忙捡石子的,含着甜甜的,还能提神。”
正说着,李天明背着个帆布包走来。
包里鼓鼓的,露出半截木尺和几张图纸。
“姐让我来量课桌尺寸,”他晃了晃手里的卷尺,
“说要按孩子们的身高做,太高了坐着不舒服,太矮了又够不着桌面。”
“我爸笔记里说过,灵脉能量强的地方,家具尺寸得跟着孩子的灵力波动调,”
林溪翻开笔记本给李天明看,
“你看这张图,桌子腿要做成能伸缩的。
用灵脉木做,孩子长高了,桌子自己也能慢慢长。”
李天明凑过去看,图纸上的桌子腿画着奇怪的纹路。
“这法子好,省得年年换桌子。”
他拍了拍帆布包,“我带了灵脉木的样品。
陈队说让木工师傅照着图纸做,今天就能做出第一张样品桌。”
上午的时光在忙碌中过得很快。
李正带着几个女队员在教室里铺草垫:
用灵脉草编的草垫,坐着软乎乎的,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苏月华在讲台旁挂窗帘,灵脉纤维织的窗帘透光不刺眼。
风一吹,窗帘上的莲花图案像在轻轻晃动。
“正儿,你看这讲台的高度合适不?”
李娟放下窗帘,走到用砂岩砌的讲台旁比划,
“太高了溪溪讲课不方便,太低了孩子们看不见板书。”
李正量了量尺寸,点头说:
“正好,比标准讲台矮半尺,溪溪站着舒服,孩子们抬头也不累。
对了,黑板用的是灵脉砂岩打磨的。
能吸墨还不反光,等会儿让溪溪试试写粉笔字。”
林溪正在教室后排整理带来的书,听见这话赶紧摆手:
“我字写得不好看,还是用投影仪吧。
我爸笔记里有好多灵脉植物的插图,投影出来比我画的清楚。”
她手里的书有一半是父亲留下的,封皮都磨软了。
里面夹着不少干枯的灵植标本,每片叶子都压得平平整整。
“字不好看也没关系,”
李天明抱着样品桌走进来,桌子腿果然是伸缩的,轻轻一转就能长高半寸,
“孩子们是来学知识的,又不是来看书法的。
再说你画的灵植图比谁都好,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