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1 / 2)

萨尔鲁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利沃夫,那你有没有问过那老农,为什么立冬时要锄草?”

利沃夫皱了皱眉头,回想起当时询问的情景。他确实问过这个问题,但那老农的解释让他觉得模棱两可,似乎并没有完全解开心中的疑团。

“嗯……我也问了。老人是这么说的。”利沃夫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努力回忆那个老农当时的语气和表情,“立冬的时候,土地还没有完全冻上。这个时候把地翻一下,那些藏在土里的虫子和草根就会被翻出来。立冬之后,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冷,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冬天的严寒,会把这些虫子和杂草统统冻死。这样一来,来年田里的虫害和杂草都会减少很多,农民也就不用频繁地抓虫、除草了。”

维本克听完后,忍不住惊叹道:“这么详细!这里的农民真是太厉害了吧?这种道理,在我们纳地奥,就算是学院里的老师也未必能说得这么清楚,更别提是一群农奴了!”

“是啊,我当时也有同样的疑问。”利沃夫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所以我又追问了一句,结果对方告诉我,这是因为舟航有专门的‘典农官’负责指导这些事情。”

“什么?种田还需要安排一个官职来管理吗?”托里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认知里,纳地奥的官员除了收税和巡逻之外,几乎不会涉及其他事务。

“嗯,我听到这个答案时也感到非常惊讶。”利沃夫双手摊开,无奈地笑了笑,“不过,那位老人补充说,这种职位并不是常设的,只是偶尔会有人过来巡查一番。”

说到这里,利沃夫脑海中浮现出那天见到的老农形象——那人虽然穿着朴素,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身边还跟着几个侍从。当时,他还以为那是当地的一位重要官员呢。

萨尔鲁听了这段对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两年我发现,舟航这个地方的确有很多令人称奇的地方。无论是官员的体制,还是技术的先进性,都远远超越了我们纳地奥。就连现在最普遍使用的历法,舟航也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了,你们中间有谁会制作玻璃吗?”维本克忽然想起了昨天答应王员外的事情,于是试探性地问道。

“玻璃?我会啊!”伊兹瑞尔站了出来,自信满满地回答。

“真的吗?太好了!”维本克顿时兴奋得跳了起来,“如果让你在这儿烧制玻璃,你需要些什么?”

“只要有材料,在哪儿烧都不成问题。”伊兹瑞尔轻描淡写地说道,显然对此并不觉得困难,“烧玻璃的关键在于材料。如果不讲究透明度的话,普通的河砂随便烧烧就行;但如果想要更高的透明度,那就需要用到石英砂。”

“石英砂是什么样的东西?这玩意儿容易弄到吗?”维本克眉头紧锁,显然对原材料的问题有些担忧。

“其实,石英砂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河砂。河砂处理起来很麻烦。而且一个处理不好烧制出来的玻璃就有杂色。”伊兹瑞尔耐心地解释道,“不过,我听说在乌兹克尔那边,矿工们已经从山石中找到了天然的石英石。”

萨尔鲁听罢,感觉脑袋隐隐作痛。他对这些复杂的制作工艺一窍不通,于是连忙追问道:“伊兹瑞尔,如果让你在这里烧制玻璃,你觉得可行吗?”

“这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没有石英砂的话,我想很难烧出透明的玻璃。”伊兹瑞尔谨慎地回答。尽管他知道如何从河砂中提取石英砂,但对于具体的制作方法仍然不太确定。

“不用你烧得像纳地奥那样精致,只要能做出彩色玻璃就行了。”萨尔鲁见状,急忙降低了要求。

“那没问题。”伊兹瑞尔松了一口气,毕竟彩色玻璃相对简单得多,不需要过于苛刻的条件。

第二天一大早,萨尔鲁和维本克便带着伊兹瑞尔赶到了王林所说的地点。刚一到达,王林就闻讯跑了出来,满脸堆笑地迎接他们。

“萨尔鲁兄弟、维本克兄弟,昨天我才跟你们提到这件事,今天你们就帮我找到了合适的人才,实在太感谢了!”王林一边热情地招呼,一边快步迎上前去。

“嗯,王兄弟,你说要找一位会烧制玻璃的人,我回到船上后正好发现我的伙伴伊兹瑞尔擅长这项技艺。”萨尔鲁毫不客气地将伊兹瑞尔推向前方,并为双方做了简单的介绍。

“伊兹瑞尔兄弟,烧制琉璃需要哪些条件?”王林迫不及待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