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甫川堡内,嬴庆暂时居住的院落,一处房间被护卫严密看护。
房间中,嬴庆与火器工匠韩烁面对而坐,桌上放着簧轮铳的相关图纸。
嬴庆率先开口:“你看,簧轮铳是依靠火石与簧轮摩擦产生火花,然后点燃火药池中的火药,如果在火药池上加一个摩擦片,与燧石摩擦产生火花,是不是其他部件就能简化或去除了?”
他没有直接将燧发铳的结构直接告诉韩烁,而是用问题引导他思考。
工匠营的那些工匠,因为长期受制于传统工艺思维,他们对武器结构多停留在模仿和改良层面,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而他希望改变这种情况,不说让所有人都具备开创性思维,但至少要培养出几个,然后让其“生根发芽”。
韩烁听完嬴庆的话,仔细思考起来,脑海中按照嬴庆所说,模拟出相关画面。
片刻之后,他若有所悟一般,迅速拿起木炭在纸上勾画起来。
画出初稿,韩烁又思考起来。
觉得不满意,便将先前所画的图纸丢到一边,重新构思绘制。
如此反复十多次,却始终不太满意,要么结构简化不够,要么激发率难以保证,或者有其他明显的问题。
嬴庆看着韩烁一次次画出来的图纸,眼睛却是越来越亮。
他看得出,韩烁对各类火铳的结构,以及小部件的作用非常了解,可见其对火器的理解非常深。
而且韩烁的一些想法,或者说画出的一些部件,竟与后世燧发枪的某些部件有高度相似之处。
如火药池防护盖的联动装置,簧片给击锤提供动力等,这不是一般的火器工匠能想到的。
只不过,这些部件是韩烁是分开想出来的,还没将这些想法整合在一起。
若嬴庆在此时对韩烁提醒一番,那后者立即就能定下燧发铳的设计雏形。
不过,嬴庆并没有急于提醒,而是继续观察韩烁的思路变化。
他想看看,这韩烁的水平有多高,能否在无人点拨的情况下触及那层薄纸。
不过,韩烁最终还是没能完成最后一步。
苦思冥想许久,韩烁才回过神来,抬头看向嬴庆,眼中带着几分惭愧与不甘:“大帅,小的愚钝,尚未想通其中关键!”
嬴庆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带着鼓励:“不必妄自菲薄!你已触及许多,若能将刚才所思所想结合起来,或许会有惊喜!”
韩烁一愣,随即将目光落在先前画的草图上,一张张仔细查看起来。
一开始,他还是目光茫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手指在几幅草图间来回比划。
突然,他停下动作,呼吸微滞,仿佛黑暗中乍现光亮。
随后,他猛地抓起木炭,在新的纸张上勾勒起来。
因内心过于激动,他的手在微微颤抖,以至于画出的线条有些歪斜。
但是,他顾不上这些,只求快速的将心中的构想完整呈现出来。
没过多久,一杆燧发枪的结构图便跃然纸上,各部件也单独绘画出来。
韩烁放下木炭,拿着图纸仔细端详,思考着每一处的细节是否合理。
在他的脑海中,一杆新式火铳正缓缓装填、击发,如同记忆的回放。
当扳机扣下的那一刻,簧片通过相连的部件,将弹力反馈到击锤,击锤则猛地打向火药池盖。
那夹在击锤上的燧石,猛地在火药池盖的摩擦片上剧烈摩擦,将火药池的盖顶起的同时,火星落进了火药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