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八大王张献忠,不沾泥张存孟(1 / 2)

崇祯三年十月十三,上午巳时初刻。

秦义军夜不收,将搜罗的上百条小船,带到了府谷城外的黄河岸边。

中军参将嬴安,立即带人将城中寻来的木材运到岸边,固定小船,搭建浮桥。

于中午之时,浮桥搭建完毕。

午后,张献忠、张存孟两部义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了保德州境内的马家滩。

在与秦义军沟通过后,从浮桥渡河,进入府谷地界。

直到傍晚,张献忠和张存孟两人,才率领大部抵达渡口,从浮桥渡河。

得知这两人到了,嬴庆自然是要见一见的,他亲自带人出城相迎。

由于双方都安排人给对方通了气,张献忠和张存孟也往城门而来。

双方第一次见面,自然是相互不认识的,所以双方都有人出来给对方介绍。

在介绍的过程中,双方便相互打量起来。

张献忠看到嬴庆比他还年轻几岁,不免吃惊几分。

又见嬴庆一身黑色山文甲,身形健壮,将甲胄撑的饱满,更是忍不住暗暗点头。

而嬴庆的眉宇间,透着三分英勇七分书卷气,俨然有着真正的将帅风范,不由心中暗赞。

张存孟看到嬴庆如此年轻,也是有些惊讶,却也不敢轻视。

与他同行而来的张献忠,今年也才二十四岁,同样拉起了近两万人的队伍,且与明军交战多次,兵力不减反增。

而嬴大帅此前多次击败官军,比张献忠的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给了各部义军极大的信心,张存孟早有见一见的想法。

嬴庆也仔细打量着张献忠和张存孟二人。

只见张献忠约二十四五岁的模样,身高约五尺五寸(一米八),面色有些发黄,故人称其为黄虎。

其留有短青的络腮胡,下巴长有一小撮胡须,看上去颇为精神。

张献忠手中拿着长柄大环刀,身披一件陈旧的鱼鳞甲,头戴明军的八瓣铁尖盔,虽站着不动,但却透着一股威猛之气。

张存孟身高不如张献忠,约五尺左右(一米六五),但体格结实,骨骼粗壮。

其看上去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留有粗乱的胡须,面容被晒的黝黑。

嬴庆知道,张存孟是贫农出身,起义之前常年于田间地头劳作,风吹日晒之下,岂能有什么好的肤色。

张存孟头戴的大帽(飞碟盔),身穿一套扎甲,内穿锁子甲,手中拿着长柄朴刀,很像《水浒传》中的草莽英雄。

各自简单打量过后,张献忠率先拱手,大笑着开口:“哈哈,久闻嬴大帅之名,一直无缘相见,今日终得偿所愿了!”

嬴庆亦笑着拱手:“嬴某也早有听闻八大王联络十八寨好汉起义!”

听到各自吹嘘对方,两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张存孟打量了一番嬴庆,也笑着开口:“没想到接连打败官军的嬴大帅,竟然如此年轻,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嬴庆又是哈哈一笑,拱手回礼:“哈哈,张首领谬赞了,嬴某不过侥幸胜了几场而已,倒是张首领,带领部下转战陕甘各地,让明军疲于奔命,且多次伏击明军得胜,实乃高明。”

张存孟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嬴庆和张献忠也跟着大笑。